Java课程与思政相融合的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马鸣霄 王娟 刘付刚 张洪全 陈义平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省 哈尔滨,150022
基金项目: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Java课程与思政相融合的协同育人路径探索”(项目编号:JY23-59)
作者简介:马鸣霄(1980.3-),女,硕士,黑龙江科技大学讲师,通信工程方向。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Java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与思政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增强学生的道德政治素养。本文基于对Java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的问题分析,提出Java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实施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Java课程教学,以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思政教育;Java课程;协同育人
一、引言
随着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深入推进,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1]。目前,很多学校在思政课上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于课程中融入思政的教学实施方法研究就尤为重要。Java作为重要的专业课程,将思政融入Java课程的路径探索对于培养具有高度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Java课程思政融合过程中的问题
在Java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尝试,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2]。
(一)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不足
在Java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具备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然而,许多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缺乏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与应用,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灌输思政相关教育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所学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降,影响课程思政建设效率。
(二)缺乏系统的思政建设规划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期间缺乏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目标规划,在具体实施方面缺少系统性,使课程思政建设过于表面化,仅停留在相关文件传达的层次上。这种情况下,不利于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有效发展。
(三)课程思政效果缺乏考评机制
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估是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许多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没有结合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定期对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进行考察,导致课程思政建设的随意性,以及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忽视。
(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难度
课程思政的难点之一是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Java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其教学侧重于知识的求真,而思想政治教育则要求真善美的统一。因此,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专业课求真的全过程,成为课程思政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五)教师角色的转变与挑战
课程思政最终要通过教师这一关键主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对每一位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掌握专业课知识,更要掌握每门知识背后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教师需要处理好知与德的辩证关系。
在Java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克服上述提到的各种挑战。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制定系统的建设规划、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的角色意识,可以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培养出既有扎实专业技能又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三、Java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施方法
(一)课程思政目标确立
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在Java课程教学中,通过介绍软件行业的规范和准则,让学生明白在编写程序过程中要遵守职业道德。如代码的版权保护、开源软件的合理使用等。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引入Java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到Java知识可以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讲述医疗信息系统中Java程序保障患者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编程工作可能影响到众多人的利益。
3.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程项目实践中,安排小组项目,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Java程序开发任务。如开发一个小型电子商务系统,从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程序编码、测试等环节,都需要小组成员相互协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如何分工合作、沟通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3]。
(二)教学内容融合思政元素
1.基础知识部分
在讲解Java的基本语法时,引入Java开发者的故事,如James Gosling的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新技术。同时,强调编写简洁、规范代码的重要性,这是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体现。
对于Java的数据类型、变量等概念,可联系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思政内容。例如,在处理用户输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这涉及到对用户权益的尊重。
2.面向对象编程部分
以类和对象为例,类比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和群体,让学生理解对象的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在构建复杂系统中的作用,如同社会中各个群体相互协作、各司其职构建和谐社会一样。
在讲解设计模式时,引入软件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如低耦合、高内聚的设计模式有利于软件的维护和扩展,这就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一样。
3.高级应用部分
在讲授Java的多线程编程时,可提及多线程在处理并发任务时的效率提升,同时联系到社会中的资源分配和高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合理的编程实现高效的任务处理,这类似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Java网络编程部分,结合网络安全的思政内容。讲解网络通信中的安全漏洞可能带来的风险,如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创新
1.案例教学法
选取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Java案例。例如,选取开源的慈善捐款管理系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除讲解技术实现,还探讨慈善捐款管理中的公平、透明等社会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
2.项目驱动教学法
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如开发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在项目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系统的用户需求,强调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这是一种尊重他人、服务社会的体现。同时,在项目遇到困难时,鼓励学生坚持、克服困难,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
在课堂上设置一些与Java程序设计和思政相关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例如,Java在绿色能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及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观点,拓宽思维,同时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4 考核方式体现思政要求
1.多元化考核指标
在考核学生的Java程序设计能力时,除了传统的代码编写、程序运行结果等技术指标外,增加思政考核指标。例如,考查学生在项目中是否体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如代码注释规范、程序的可维护性等;是否在团队项目中积极协作,发挥团队精神等。
2.过程性考核融入思政
在平时的作业、课堂表现、小组项目等过程性考核中,关注学生的思政表现。如在作业中是否体现了严谨的编程态度;在课堂讨论中是否积极参与并提出有思政内涵的观点;在小组项目中是否履行了自己的团队职责并遵守职业道德等。
四、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Java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施方法,将多种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考核方式全面考量,推进了课程思政实践过程,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实践技能的同时,树立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塑造了优良的职业品质,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娜,杨帆. 智慧课堂赋能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论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24(11):75.
[2] 刘生智,马晓晓,贾园园,鲁迪.面向课程思政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现代商贸工业, 2024(24):267.
[3] 郑丽萍,王社伟,赵玉娟.面向软件工程专业的JAVA课程群教学规划研究[J]. 软件导刊. 2015.1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