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与防控措施分析
李伟
511181198611065710
引言
房建项目施工环境复杂,涉及多工序交叉作业、大量人员与设备参与,安全风险隐患众多,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影响项目进度与成本。构建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是防范施工安全事故的关键。本文从施工安全风险的理论基础出发,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提出具体防控措施,以期为房建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实践指导,推动房建行业安全、有序发展。
一、房建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相关理论基础
1.1 施工安全风险的核心内涵与特征
房建项目施工安全风险是指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工程延误或环境破坏的潜在可能性及其后果的组合。从特征来看,房建施工安全风险具有复杂性。施工过程涉及基础开挖、主体砌筑、装饰装修等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众多工序,如钢筋绑扎、模板搭设、混凝土浇筑等,各工序间的风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1.2 常用风险评估方法概述
房建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也很多,具体方法可分为定性和定量方法两类。其中定性评估方法对风险性质、影响进行描述,操作性强,也较为适用于风险初始识别及评估。专家评议法即由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有经验者组成评审专家小组,通过专家会议的方式对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集体讨论和判断,综合所有专家意见,确定风险等级。定量方法对风险进行数据计算分析,结果更为客观,适用于风险等级较高或复杂风险。
二、房建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2.1 风险识别模块
风险辨识为体系评价的前提,其主要作用在于系统的找出在施工活动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综合考虑项目特点及历史经验,按“阶段划分 + 要素分析”方法进行系统性辨识。其中按施工阶段划分,基础工程阶段风险主要包括基坑坍塌、边坡失稳、基坑地下水渗漏等;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主要风险包括模板坍塌、钢筋焊接火灾、高空坠落等;装饰装修阶段主要风险包括临时用电、吊篮倾覆、油漆中毒等;要素分析主要包括人员因素方面分析,人员方面主要包括作业人员无证上岗、违章操作、安全意识差等。
2.2 风险分析与评估模块
风险分析评价模块是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概率及后果进行的分析评价,明确风险级别。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因素权重。根据风险因素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组织专家按照两两比较的方法得出各层次的重要性判断矩阵,求解得到各因素的权重值,如起重吊车的风险因素的权重就比一般手持工具的风险因素的权重高。
2.3 风险预警与管控模块
风险预警及管控模块基于风险的定级,拟定不同的预警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风险为低风险,即采取常态控制的方法,例如定期监控、记录风险的变化状况,不特别耗费过多人力物力;中风险需要提高控制频度,例如每周对模板支撑系统监控一次,并随时将该风险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高风险要采取特殊的控制措施,例如加强对深基坑施工的每日监测,由专人负责安全监督检查;极高的风险即立即停止使用,将风险消减到可接受的范围方可恢复施工,例如当存在起重机械的重大隐患必须停止该设备的继续运转,更换设备等。
三、房建项目施工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3.1 人员安全管控措施
人员是施工安全工作的关键,从教育、培训、制度制约三方面出发搭建管控机制。加大安全教育培训,新进职工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警示、应急处置知识等内容,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于起重机械司机、电工、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实行定期复审、继续教育培训,保证最新安全的操作技能的掌握。建立作业行为监督制度,采用安全员巡查 + 视频监控方式及时制止作业违章行为。
3.2 机械设备与材料安全防控
建设机械安全防控要做到购入——使用——拆除全过程,购入进行规范检测和验收,查验设备型号、合格证书、检验报告等资料,检测设备的性能参数,如起重机的制动装置、钢丝绳断丝情况等,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购入。编制设备定期维修和保养计划,制定设备的检修、保养时间表以及相应的保养内容,如施工升降机需每周进行导轨架垂直度的检测,每月检查制动试验等。建立机械台账,及时完善设备使用状况、检查保养情况、故障、检修等记录,对于到达使用年限或者是性能、状态不符合设备要求的,及时进行更换报废处理。材料安全防控首先要注重材料的质量管控和存放管理。材料进入工程现场,要具备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和产品检验报告,如水泥、钢筋等材料都要进行抽样送检,检验证明合格后才能使用。在储存阶段,要将易燃性材料如油漆、稀料等存储在专门的通风库房,设置相关的防火危险标识,配置消火栓、沙土等必要的消防设施,并保证在相应的储藏区域与有明火的工作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3.3 施工环境与工序防控
从环境控制角度来看,要针对性地抓好自然环境风险和现场环境风险的防控。自然环境防控就是关注气象风险防范,联系当地气象预报信息平台及时了解暴雨、大风、高温、大雾等气象信息,提前做好防护工作,例如暴雨来临之前要对基坑边坡做好加固、临街围挡基脚做好防浸水处理,还应在收到暴雨预警后提前将可能浸水的施工人员撤离,并调整夜间施工作业时间,尽可能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安排工人在露天场所进行施工作业。工序防控则是“按方案、按标准”。就是针对主要工序的施工作业,在施工前需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方案内容涵盖深基坑的支护设计、高支模的搭设方案等,经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论证并通过之后再组织实施。同时进行工序接驳的时也要做好衔接后的安全验收工作,例如钢筋完成施工绑扎工作后,要验收合格之后再实施木模的搭设工作,验收内容是钢筋间距、钢筋的绑扎质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等。交叉作业期间编制协调方案,明确各道工序作业范围和安全责任,如上下层同时作业设置防护挡板防坠物下落,下方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并缩短作业时间等。
3.4 应急管理与智慧防控技术应用
应急管理体系由预案编制、演练和物资储备组成。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如“坍塌事故应急预案”“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等,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处置流程、救援措施和联系方式,应急物资储备遵循“实用、充足、易获取”原则,在施工现场设置应急物资仓库,配置担架、急救箱、灭火器、抽水机、应急照明等设备,定期检查物资完好性和有效期,保证事故发生时及时取用。智慧防控技术应用提高风险管控的精准度和效率。BIM 技术用于施工过程模拟,提前识别工序冲突及隐患,如使用BIM 模型检查模板支撑与脚手架的空间位置冲突,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碰撞风险。
结语
房建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与防控措施的落实,是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关键。通过理论基础的支撑、科学评估体系的构建以及针对性防控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项目特点灵活调整评估方法和防控策略,不断总结经验,持续优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静华.H 房建项目危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贵州大学,2024.
[2] 余 军 . 房 建 工 程 项 目 施 工 阶 段 安 全 风 险 管 理 研 究 [J]. 价 值 工程 ,2024,43(10):16-18.
[3]杨武慧.基于BIM技术的房建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23.
[4] 周子凯 . 基于智慧工地系统的房建项目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D]. 重庆交通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