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

时欣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250103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日益加剧,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教育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使命。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学术研究不同,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强调教育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直接的人才支持。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高职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就业市场上,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时,迅速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开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丰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理论,还能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具体的改革方向和实践策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现存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

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依然秉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创新思维。例如,在一些课堂上,教师按照固定的教案进行授课,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录笔记,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二)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许多课堂仍然以讲授法为主,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理工科课程中,实验教学往往只是按照教材步骤进行演示,学生缺乏自主设计实验和探索未知的机会;在文科课程中,讨论和实践环节较少,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无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学科划分过细、课程内容陈旧等问题,缺乏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性设计。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课程内容更新缓慢,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脱节,无法满足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需求,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评价机制不科学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标准,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能有效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路径

(一)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应树立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项目式学习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计算机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软件项目的开发;在工程类课程中,让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实验研究等方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翻转课堂则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颠倒,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知识,课堂上则进行讨论、交流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

(三)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整合

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壁垒,加强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融合。开设跨学科课程和综合性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中学习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可以开设 “人工智能与社会”“ 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 等跨学科课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动力。

(四)完善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机制,改变单一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纳入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反馈。例如,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实验报告、创新作品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通过更新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跨学科整合;完善评价机制,全面评价学生发展等改革路径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为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供政策、资金和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斯琪, 赵华, 王洁. 思维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以中职 “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 [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21 (2) :88-92.

[2]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点项目 (2018jyxm1021) 等团队。创新教学方法,助力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扶 - 牵 - 引 - 放”四步教学法 [J].大学化学 ,2021 (3) :1-7.

[3] 向思佳 , 廖光旭 , 姚奇志 . 基于“课程 - 竞赛 - 科研”一体化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J]. 大学化学 ,2021,36 (6):106-112.

[4] 林青松, 马黎明. 基于OBE 理念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21 (4):51-55.

[5] 陶爱丽 , 李玉英 , 石建州 .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OBE)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过程设计 [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21 (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