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词汇教学
张徐燕
慈溪市上林初级中学 315300
词汇是语言大厦的基石,是学生发展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的基础。然而,传统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常陷入“教师讲解—学生背诵—反复听写”的单一模式,导致学习过程枯燥,学生被动记忆,难以将词汇知识内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主题丰富、贴近生活,为词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内容载体,但如何将静态的词汇表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运用、可创新的动态语言资源,仍是教学实践中的一大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作为一种能够创造新内容的技术,其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与生成能力,为赋能词汇教学、实现从“教词汇”到“用词汇”的范式转变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将重点探讨其应用价值,并深入阐述三项核心教学策略。
一、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词汇教学中的核心价值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词汇教学带来的远非仅是技术工具的叠加,而是一场深刻的范式革新。其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与资源限制,将词汇学习从孤立、扁平的记忆活动,转变为沉浸、立体、个性化的意义建构过程。它能够瞬间生成海量且地道的语境化例句、趣味故事和对话,使每一个目标词汇都能在鲜活的语言土壤中生根,帮助学生跨越中文思维屏障,直接建立英语词汇与所指意义、情感色彩及使用场景之间的深度联结。更重要的是,其高度的交互性和适应性能够精准捕捉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千人千面”的学习内容和即时反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从而极大激发学习内驱力,使词汇学习从一项被动任务转化为一场主动探索的语言冒险。
二、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词汇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 创设动态多元语境,实现词汇的意义化建构
传统教学中,词汇常被剥离语境进行孤立讲解,导致学生“记得快,忘得更快”,且不会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首要策略便是破解此困境,通过即时生成无穷无尽、贴合学生兴趣与认知水平的多样化语境,将抽象词汇转化为可感知的具体形象与场景。教师可指令 AI 围绕特定主题和目标词汇,生成连贯的段落、微型故事或情景对话,让学生在完整的“语言事件”中推测、理解和记忆词汇,实现从“记忆释义”到“理解含义”的飞跃。这种意义化建构不仅深化了记忆,更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语用意识。
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Unit 2 Keep Tidy! 时,核心词汇如“tidy”, “messy”, “organize”, “put away”若仅靠中文解释和跟读,效果有限。 教师可指令 AI:“请生成一个关于一个名叫 Tom 的男孩如何将自己的 messy 房间变得 tidy 的简短故事,要求自然嵌入 tidy, messy, organize, put away 等词汇。”AI 旋即生成:“Tom's room was extremely messy. Books and clothes were everywhere. He decided to organize his space. First, he put away all his toys into the box. Then, he sorted his books on the shelf. After an hour of hard work, his room became clean and tidy. He felt very proud.” 这段 生动且逻辑连贯的叙事,将目标词汇无缝融入一个易于理解的生活场景 中,学生不仅记住了词义,更直观掌握了这些词汇在叙述事件时的实际 用法,记忆效果和迁移运用能力得以双重提升。
(二) 设计个性化练习与反馈,实现精准化学习辅导
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统一的教学与练习难以满足所有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第二项策略即是充当一名不知疲倦的“私人助教”,实现分层次、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教师可利用 AI 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生成差异化的练习题,如为基础薄弱者生成选词填空、图片匹配题,为学有余力者生成词汇改写、造句或完形填空等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更重要的是,AI 能够对学生的答案(尤其是开放式造句)进行即时、精准的批改与反馈,不仅指出对错,还能解析错误原因并提供修改建议,这种即时反馈机制极大地优化了学习路径,实现了对每个学生的精准辅导。
在学习七年级下册 Unit 4 Eat Well 中关于食物与营养的词汇(如“balanced diet”, “protein”, “vitamin”, “junk food”) 后, 教 师 可让学生尝试用“junk food”造句。一名学生写出:“I like to eat junk foodbecause it is delicious.” AI 在批改时,首先可肯定句子语法正确,然后提供建设性反馈:“句子语法无误。但从健康角度,可以尝试表达更复杂的观点,例如:‘Although junk food tastes delicious, we should not eat ittoo often because it is not good for our health.’” 这样的反馈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示范了如何在真实交际中更地道、更全面地使用该词汇,引导其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这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大规模实现的。
(三) 构建多模态交互场景,实现沉浸式词汇运用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沟通与交流,而真实的交流是多模态的,融合了语言、图像、声音和情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第三项策略是超越文本,构建融图文、对话于一体的沉浸式交互场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在“用”中真正“活学”词汇。教师可以借助 AI 的图像生成功能,为词汇学习创建视觉锚点;更可以利用其对话模拟功能,创设虚拟角色和真实对话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式的口语交际,在互动中巩固和调用所学词汇,全面提升语言综合素养。
在教授七年级下册 Unit 8 Once upon a Time 这一故事单元时,为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叙事性词汇(如“character”, “plot”, “ending”,“magical”),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项目式学习活动。首先,指令 AI 生成一个奇幻故事的开头:“In a magical forest, there lived a shy dragon whowas afraid of fire...” 并同时生成一幅描绘此场景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分组,选择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接着,学生与 AI 对话机器人(扮演另一个角色或旁白)进行互动,共同发展和推进活动,商讨如何创造一个令人惊喜的结尾。在这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共创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调动所有相关词汇进行协商、讨论和叙述,词汇不再是书本上的静默符号,而是他们进行思想表达和艺术创作的工具,从而实现了深度学习与高效吸收。
结语
综上所述,生成式人工智能并非要取代教师,而是作为一种革命性的赋能工具,重塑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生态。面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深入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更多可能,善用其长,规避其短,使其真正成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其语言核心素养的强大助推器,共同推动英语教学迈向智能化、个性化、高效化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郭婧. 人工智能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 ,2025(13)
[2] 袁汉邦 ; 唐邦顺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例谈[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