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德育理念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实践

作者

陈俊生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隆江镇中心小学515235

引言

小学教育管理在推进教学实践和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达成教育治理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小学教育管理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场域,优质教育管理既能优化教学质量,又可系统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小学教育管理实践当中,加强德育工作既是完善治理体系的主要途径,也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

1 德育理念的内涵

德育理念是学校教育体系里的核心要素,它致力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法治观念以及心理健康的协同发展,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给个体的成长给予精神指引,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教育侧重于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方向,经过系统的德育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和意志品质,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道德信念,从而完成人格上的全面塑造,法治教育属于现代公民教育的关键内容,它重视法律的权威性和规范性特点,德育理念里关于法治的要素,想要引领学生深入领会法律的本质及其社会功能,包含法律的约束力,公正性以及对个人权利的有效保护,进而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推动学生法治意识的全面加强。心理素质属于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部分,它是培育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支撑,拥有健全心理素质的学生会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业压力以及生活上的难题,在逆境里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推动身心健康成长,按照德育理念展开实践探索,可以改善学生的道德素养,促使他们形成法治观念,完善心理调节水平,塑造起科学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这种育人模式既改良了学校教育系统的总体运作效率,又促使教师的教学管理朝着细致化方向发展,简化教育干涉步骤,明显改进学科教学质量。

2 小学德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对德育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教育实践中发现,虽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高校都加大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一线教师还存在着思维固化的问题,有些教师过于依赖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灌输,把德育教育当作是某一课程的附加任务,没有整合多门课程资源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意识,这种倾向使得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关注度严重不足,很难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2.2 德育教育趋于表面化与形式化

当下的教育实践当中,有些教师对于德育素养培育的意义认识存在缺失,其言行举止可能会给学生的成长观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让学生难以体会到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在进行相关主题活动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表现出参与热情低落的现象,有些班级更是走过场,致使活动成效大打折扣,最终使得德育教育陷入浅尝辄止的境地。

3 小学教育管理中德育理念的实践策略

3.1 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教育管理实践要从学科研究入手,教师应当加深专业知识学习并提高思想素养,塑造科学化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在此期间融入德育要素能明显加强学科思想的导向功能,引领学生在学科知识探究过程中接受道德品质,法治观念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综合教育,从而达成德育目标的系统性渗透,教师要扩展学科研究角度,把单向传授模式转变为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改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操作能力,教师要在学科教学全程里贯穿德育观念,展开全方位,持续性的教育管理工作,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协调发展。

3.2 重视教学工作,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

教育实践研究显示,学校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核心目标,重点推进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传授专业知识时,也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来改善育人成效,实施过程里,教师应该深入探究教材内涵,利用系统化教学手段全方位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期间,可以联系学科案例或者历史人物事迹来加深思想教育的效果,在数学课程里加入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革新成果,既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进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资源匮乏的历史时期,他把圆周率精确算到小数点之后第七位,这显示出他的智力水平很高,而且他有着很强的研究意志,在当下的教育实际操作当中,教师要重视个人素养的提升和持续发展,通过剖析他刻苦钻研的精神特点,促使学生去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利用典型案例来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在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联系具体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以此来全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心理教育助力提升教育管理效能

教育管理关键是对那些学习能力差,行为不端正以及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群体实施精确化的干预,只有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规划,才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全面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依照德育理念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提倡教师对特殊学生展开心理辅导,利用个性化的指导促使他们正视自身行为也许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培养他们的自我反省意识,通过案例剖析之类的方式,引领学生认识自律的意义,规则遵从的价值,教师要仔细考量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情况,尽快清除潜藏的风险因素,给学生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在这个进程里,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德育手段,制订全面而细致的教育管理计划。

结语

要想全方位提高我国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基础教育水平,就必须要全面展开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强化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显得尤为关键,要努力更新德育实践活动的形式,并且完善理论支撑体系,而且还要创建起科学的德育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使家校协同育人的机制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明显改善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郭陆章 .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J]. 天津教育,2020(29):70—71.

[2] 杜建栋. 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小学教育管理问题与对策初探[J].教育革新,20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