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作者

杨娜

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实验小学055450

引言

结构化教学是一种强调知识组织、逻辑顺序和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结构化教学,能帮助学生优化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的发展。

1 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结构化教学是一种注重课程内容组织以及教学过程设计的创新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中,课程内容的呈现通常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目的是确保知识点的连贯性以及逐步深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渐掌握复杂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说,结构化教学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结构化教学强调知识的层次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解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逐步从基础概念过渡到高级应用。其二,结构化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通过各种引导性问题与活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及参与,确保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所学内容。其三,结构化教学还强调目标导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明确设定学习目标使学生认清学习的重点和方向,并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逐步引导学生达成预设目标。

2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施意义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既紧密贴合新课标要求,又通过整合知识体系,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数学认知框架,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结构化教学兼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通过分层设计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进步,有助于实现因材施教。更为重要的是,它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3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3.1 立足单元整体,设计结构化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单元都有其特定的主题与核心知识点,学习难度呈现递进上升的特点。教师可以从基础知识入手,让学生逐步掌握深层次的数学概念,并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结构化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出发,不仅要关注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还要明确单元内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结构化的教学目标体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梳理单元内的核心概念、基本技能、拓展应用,围绕单元的核心要素设计具有层次性、关联性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在掌握基础知识后逐步理解深层次的数学概念,以结构化教学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2 引导对比性的知识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对比性的知识分析实施。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或相关的数学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异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对比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思考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比如,让学生思考“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异同,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固有的模板以及课本上的描述来回答问题,而应当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促使学生通过讨论与反思完善自主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对比分析过程及结果,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另外,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对比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课内外多样化的练习逐渐掌握对比分析的方法。

3.3 串联知识脉络,树立整体性观念

数学学科具有逻辑性强的特点,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结构化教学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串联知识脉络,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树立整体性的数学观念。对此,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工具向学生直观展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脉络,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其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其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索新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3.4 注重反思,优化评价反馈

在新课标背景下,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而评价反馈则是平衡教与学之间关系的“润滑剂”。一方面,注重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另一方面,优化评价反馈机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例如,在“倍数与因数”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平衡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并实现共同发展,教师需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概念。通过自我反思,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如是否理解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是否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等。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

结语

综上所述,结构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以及认知结构发展的重要价值,是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难题,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结构化教学的重视,在掌握结构化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数学学科的教学特性和学生发展规律,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益天 .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J]. 小学生(中旬刊),2024(12):43-45.

[2]邱婉娥.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4(32):127-129.

[3]李勇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2):23-25.

[4]房静 .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的教学变革[J].小学数学教育,2024(6):15-17,20.

[5]朱报友.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探寻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4(1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