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

作者

张红燕

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第三中学735300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及“大语文”理念的不断推进,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需求,逐渐被广大教师摒弃。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理解世界、提升自我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初中生而言,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关乎学业成绩的提升,更是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群文阅读教学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自主选择、阅读并讨论多篇文章,通过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活动,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阅读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

1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概述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是一种与单篇阅读不同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它以一个或几个主题为中心,结合若干有关联的课文,指导学生阅读和探索。这类文本关联点丰富多彩,可立足于同一题材,如以“亲情”为题,精选古今不同作者表现亲情的篇目,还可以根据同样的写作手法将使用象征手法的几篇散文汇集在一起。群文阅读时,教师不再囿于单篇文章细致入微地解剖,而更多的是通过设计系列问题和活动来激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比较分析、探讨交流等。学生可以在多篇课文的学习中开阔阅读视野、提高阅读速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高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学会以多元的视角解读课文,发掘课文的深层含义,继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从而为一生的阅读和学习筑牢根基。

2 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需求。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都采用了群文阅读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但大多数的群文阅读教学仍然以教师为引导,学生往往只是作为倾听者,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低。教师在课堂上会设置与群文阅读主题相关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后对问题进行解答,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由于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多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初中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全部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消化,而教师也只是一味的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落实群文阅读教学。总的来说,在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群文阅读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结合群文阅读教学的要求积极探索应用方法,以构建高效的群文阅读教学课堂。

3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反思

3.1 注重文本间的比较与联系

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文本间的比较与联系,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单元主题,拓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并增强学生对不同文本形式和内容的感知力。例如,在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人记事”主题单元中,可以对《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三篇文章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关注名人们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和行为特征。通过多角度的比较,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文本间建立起更深的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此外,写作手法的差异也是比较阅读中的关键。通过对比不同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差异,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写作手法如何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表达,进而提升对文本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的理解力。

3.2 巧妙设计问题,引领深度思考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就像一把准确的钥匙,可以打开学生通往文本世界深处的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在遇到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时,头脑就会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从而促使其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度挖掘。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从基本的文本信息中提取问题,如“故事的时间、地点在哪里?”使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构筑起认识的基石,逐步过渡到深入探究性问题,像“作者采用这一叙事结构,其用意何在?”指导学生对文本深层意义进行解剖,发展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怀疑、分析与评判。这种由浅入深的设问方式,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可以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内化知识、进阶能力,从而真正达到深度阅读之目的。

3.3 构建系统化文本选择标准

构建系统化的文本选择标准应从主题关联度、文体多样性和难度梯度三方面入手。主题关联上,可采用同主题不同视角模式,如选取《荷塘月色》《雨巷》《瓜豆月下》展现不同风格的月夜意境;或采用同主题不同体裁模式,如选取散文《乡愁》、诗歌《乡愁四韵》和小说《故乡》共同探讨思乡情感。文体多样性上,可在单元教学中组合议论文与抒情散文,如搭配《谈中国诗》与《诗经选读》,使学生在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中全面理解中国诗歌特质。难度梯度上,可将文本按阅读难度分为基础型、提升型和拓展型,如“写景散文”单元中,将朱自清散文作为基础,汪曾祺散文为提升,余秋雨散文为拓展,形成循序渐进的阅读体系。

结语

综合上述,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重视文本间的比较与联系、巧妙设置问题引导深度思考、构建系统化的文本选择标准等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群文阅读教学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也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参考文献

[1] 涂 书 睿 . 初 中 语 文 群 文 阅 读 教 学 策 略 分 析 [J]. 新 传奇 ,2024,(21):77-79.

[2] 陈新莲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