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路径
王子婷
汪曾祺学校
引言
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重构教育生态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传统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应对未来复杂情境的沟通需求;另一方面,学科壁垒导致的知识碎片化学习,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为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意义
(一)突破学科壁垒,促进认知结构立体化
小学英语跨学科设计将语言学习与科学、艺术、数学等学科有机融合,打破传统英语课“孤立学单词、背句型”的局限。例如在“植物生长日记”主题中,学生用英语记录种子发芽过程,既运用“first, next,then”等时间词汇描述步骤,又通过测量、绘图掌握数学测量与美术表现技能。这种多维关联促使知识从“碎片化”转向“网络化”,帮助学生建立“语言是沟通工具”的认知,而非孤立的语言符号记忆,为终身学习奠定结构化思维基础。
(二)激活真实情境,提升语言运用迁移力
跨学科主题以生活化任务为载体,如设计“校园安全标识”“家庭节能方案”等项目,迫使学生跳出课本对话模式,在真实问题解决中自然使用英语。当学生为食堂设计“No Wasting Food”海报时,需调研浪费现象、计算食物量、绘制图表,最终用英语撰写倡议书。这一过程将语言输出与学科探究深度绑定,使“学用分离”转为“即学即用”,显著增强学生在非课堂场景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用英语做事情”的核心素养。
(三)培育综合素养,契合未来人才需求
跨学科学习天然蕴含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与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育。例如在“世界节日文化展”主题中,学生分组研究不同国家节日,通过英语访谈、数据对比、模型制作等方式呈现成果。这一过程要求他们批判筛选信息、协商分工冲突、理解文化差异,同时锻炼信息整合、技术运用与公共演讲等跨领域能力。当学生能用英语解释“为什么中国春节贴春联而西方圣诞节挂彩灯”时,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更是跨文化沟通的“全球胜任力”,这正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核心期待。
二、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立足教材主题,挖掘跨学科融合点
译林英语新教材以主题单元形式编排,为跨学科设计提供天然纽带。例如,三年级下册 Unit 6 "What time is it?" 围绕时间管理展开,教师可融合数学学科设计"Time Traveler" 活动:学生用英语制作时钟模型,标注整点与半点;通过计算 " 从家到学校需要 20 分钟,若 7:30 出发,几点到达? " 等实际问题,将时间表达与数学运算结合;在科学课上观察日晷投影变化,用英语记录 "The shadow is shortest at noon"。活动后,学生用英语撰写《我的时间规划表》,整合语言、数学与科学知识。此类设计使抽象时间概念具象化,学生不仅能准确用英语描述时间,还能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单元测试中时间计算题正确率提升。
(二)创设真实情境,驱动项目式探究
以六年级上册 Unit 3 "Holiday fun" 为例,教师精心设计“Our DreamHoliday”跨学科项目。学生分组选定目标国家后,需运用英语查阅当地气候特征,如“Australia has a hot summer in December”,整理特色美食词汇“Vegemite, meat pie”,梳理文化习俗“People celebrate Christmasby going to the beach”;借助数学计算往返机票、住宿、餐饮等费用,制定经济合理的旅行预算;通过美术设计景点海报,用彩笔勾勒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等标志性建筑,并标注英文简介。在研究澳大利亚的小组中,学生发现悉尼歌剧院贝壳形结构与数学抛物线密切相关,主动请教科学教师制作简易模型,在汇报中用英语清晰解释:“The design usesparabolic shapes to optimize sound reflection, making the opera house a perfectplace for performances.”项目全程需协作完成信息搜集、模型制作、海报设计等 12 项跨学科任务。教师观察发现,学生不仅能主动调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英语口语中“parabola”“budget”“culinary”等学科词汇使用频率显著提升,且汇报逻辑更严谨,将语言学习与真实世界问题解决深度融合。
(三)整合艺术元素,深化文化理解
五 年 级 下 册 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单 元 教 学 中, 教 师 开 展"Festive Fun" 主题活动:学生用英语介绍春节习俗,结合语文背诵《元日》并翻译为英文;在美术课上用剪纸制作 " 福 " 字窗花,用英语标注"Red paper-cuts symbolize good luck";音乐课上学唱《恭喜恭喜》,分析中西方节日歌曲节奏差异。活动后,学生创作双语节日手抄报,能准确对比春节与圣诞节的异同,如 "We eat dumplings during Spring Festival,while Westerners have turkey at Christmas"。这种多维呈现方式,使文化理解从语言层面延伸至艺术感知,学生文化意识测评得分较传统教学提高。
(四)联动生活实践,培养劳动素养
三年级上册 Unit 5 "Look at me" 单元围绕服装话题展开,教师立足学生成长需求设计“Smart Wardrobe”跨学科活动。针对季节更替导致秋装词汇缺失的问题,教师引入课外绘本《My clothes are too small》,通过生动故事拓展“sweater”“jacket”“scarf”等秋装词汇,结合实物卡片强化记忆。劳动课上,学生化身“小小设计师”,开展旧衣改造实践:裁剪旧T 恤袖子制作背心,用碎布拼贴装饰牛仔裤,并用英语记录步骤“I cut the sleeves of the old T-shirt to make a vest”。最终举办的“环保时装秀”上,学生用英语自信解说设计理念:“This dress is made ofrecycled plastic bag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活动后,学生不仅主动用英语讨论“How to match clothes in autumn”,更深刻理解环保意义,养成珍惜衣物的良好习惯。
结语
在小学英语的奇妙旅程中,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宛如一座绚丽多彩的桥梁,连接着语言的世界与广阔的知识天地。它让孩子们不再局限于单词和句型的机械记忆,而是以英语为帆,在科学、艺术、文化等多元海洋中破浪前行。孩子们在探索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在合作中收获成长的喜悦,在创造中点亮智慧的火花。这一场跨学科的盛宴,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英语素养,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创新与探索的种子,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多元的思维,勇敢地追逐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参考文献
[1] 陆虹 . 跨学科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主题教学活动设计[J]. 教育观察 ,2025,14(14):44- 46.
[2] 徐匡学 .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J]. 华夏教师 ,2025,(05):87-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