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助力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路径

作者

李婷

汪曾祺学校 225600

引言

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正面临双重使命:既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又需通过文化浸润厚植家国情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指出,英语教学需“引导学生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涵养文化自信”,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亦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然而,传统小学英语课堂普遍存在文化融入浅表化、资源整合碎片化等问题——教材中文化内容占比不足,教师多依赖零散案例讲解,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性文化认知;且文化教学与语言训练常处于割裂状态,导致“学语言”与“懂文化”脱节。

一、人工智能助力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深化文化理解与认同

人工智能能以多元形式呈现传统文化内容,打破传统英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的局限。通过智能动画、虚拟场景模拟等技术,将传统节日、神话传说等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如用动画呈现嫦娥奔月故事并配以英文讲解。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不仅能理解文化表象,更能领悟其背后的价值观与精神内涵,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在跨文化交流中更自信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提升英语学习兴趣与效果

传统英语教学与文化结合时易显枯燥,而人工智能带来丰富互动体验。智能语音评测可让学生模仿英文讲述传统文化故事,即时反馈发音问题;游戏化学习程序将文化知识点融入闯关游戏,激发竞争意识。学生在趣味互动中主动探索,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多模态输入输出强化语言记忆,如看英文版传统手工艺视频后进行口语描述,使英语知识掌握更牢固,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创新思维

人工智能搭建起中外文化对比桥梁,学生借助智能平台对比中西节日习俗、传统服饰差异,学会用英语客观分析不同文化。在此过程中,培养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尊重并理解文化多样性。而且,人工智能鼓励学生参与文化内容创作,如用英文编写传统故事新结局、设计文化主题海报并配英文说明。这激发创新思维,让学生在传承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表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二、人工智能助力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智能资源整合:构建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

教师可借助豆包、即梦等 AI 工具,围绕译林英语新教材主题构建传统文化数字资源库。以六年级上册“Protect the Earth”单元为例,教师通过 AI 生成《夸父逐日》故事动画,展示故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及坚韧不拔的精神,与保护地球主题关联。同时,利用 AI 生成环保主题的英文版传统儿歌,如将“节约用水”的儿歌配上欢快的旋律和生动的画面。在词汇教学中,AI 自动生成“recycle(回收)”“reduce(减少)”等词汇的文化注释卡片,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语音讲解。教师还可以布置学生利用 AI 工具,收集与环保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或俗语,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并尝试用英语简单介绍,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智能情境创设: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场

通过讯飞星火、DeepSeek 等工具创设 AI 角色,构建传统文化沉浸式学习场景。在五年级下册“Birthdays”单元,教师设计AI 数字人角色,分别展示中西方生日庆祝方式。AI 数字人用英文介绍西方吹蜡烛、切蛋糕的习俗,同时展示中式生日吃长寿面、家庭聚餐、穿红衣祈福等场景。学生分组完成“为外国朋友策划中式生日派对”任务,系统实时分析对话内容。当学生提到“长寿面”时,AI 自动推送“长寿面象征长寿和健康”的文化寓意英文版,并生成对比中西生日文化结构的可视化图表,帮助学生在模拟真实场景中自然运用语言,理解文化差异。

(三)智能活动设计:构建项目化学习生态链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设计 AI 驱动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在六年级上册“Chinese New Year”单元,教师布置“设计双语春节文化展板”任务。学生利用 SunoAI 创作春节主题英文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通过 AI 生成春节起源、习俗的英文动画短片。DeepSeek 系统根据学生输入的关键词,自动推荐《年兽传说》故事的简化版英文剧本,支持角色配音和动画制作。某小组在研究“春节美食”时,AI 分析学生设计的饺子模型图纸,提供不同饺子馅料的文化寓意英文科普视频,并生成“Dumplingssymbolize reunion and wealth”等主题句式库,帮助学生在展示中自然运用文化专属词汇,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智能评价反馈:形成个性化成长数据链

构建 AI 赋能的传统文化学习评价体系。教师通过智慧教研平台上传学生创作的传统文化英文手抄报、情景剧视频等作品。AI 自动分析文化元素使用频次、语言准确性及创意指数,生成个性化改进建议。例如,某学生提交的“端午节英文故事”被AI 识别出“dragon boat(龙舟)”文化寓意解释不够深入,系统推送《屈原投江》民间故事英文读本,并设计“用端午节习俗描述家人”的口语练习任务。在“传统游戏”主题中,AI 记录学生参与跳房子、踢毽子时的英文指令使用情况,生成“文化实践参与度—语言运用能力”双维度雷达图,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文化传承与语言发展同步提升。

结语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其为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入开辟了全新路径。从智能资源整合打破文化传播壁垒,到智能情境创设搭建跨文化交流桥梁;从智能活动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到智能评价反馈实现个性化精准指导,AI 正全方位重塑文化英语教学新生态。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我们有望看到更智能、更人性化的教学工具涌现,让传统文化以更鲜活、更生动的姿态走进英语课堂。教师需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身数字素养,巧妙运用人工智能,让英语课堂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少年。

参考文献

[1] 胡莉莎 . AI 赋能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创新实践探究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5,(13):57- 59.

[2] 李海芳 . 善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J]. 中国新通信 ,2025,27(08):179-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