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读写融合视角下议论文写作针对性训练策略研究

作者

李芳芳

云县第一完全中学 675800

议论文写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关键地位,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写作素材匮乏、论证方法单一、结构混乱等,导致写作质量不高。读写融合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解决议论文写作教学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阅读资源和系统的写作指导,为读写融合视角下的议论文写作针对性训练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一、读写融合与议论文写作的关系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乃写作之根基所在。它是积累知识、汲取信息、启迪思维的关键渠道。当学生研读优秀的议论文时,能邂逅大量写作素材,像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经典名言等,为笔下文章筑牢支撑。还能领略多元写作风格与表达形式,拓展思维边界,提升语言运用水准。更能借此培养语感,精准把握议论文准确、严谨、精炼的语言特质。

(二)写作是阅读的深化和拓展

写作是学生对阅读所学知识的运用和输出。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将阅读中积累的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从而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写作还能促使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学生在阅读一篇议论文后,可以尝试对其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通过写作表达出来,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论证思路。

(三)读写融合促进议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读写融合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促进、循环上升的过程。在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和方法为写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而写作的实践又反过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阅读,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读写融合的训练,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包括立意能力、论证能力、结构布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读写融合提供的有利条件

(一)丰富的阅读资源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优秀的议论文作品,涵盖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文章。这些文章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热点、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思想启示。例如,教材中的《劝学》《师说》等经典议论文,不仅论证严密、语言优美,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系统的写作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每个单元都设置了相应的写作任务和指导。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写作能力的发展阶段,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立意、选材、结构、论证等。同时,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示例和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写作方法。

(三)读写结合的设计理念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注重读写结合,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在一起。例如,教材中的一些单元在阅读教学之后安排了相关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阅读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写作。这种设计理念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

三、读写融合视角下议论文写作针对性训练策略

(一)阅读积累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素材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础,丰富的素材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统编版教材中的议论文作品,积累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例如,在阅读《拿来主义》时,学生可以积累鲁迅先生关于文化“拿来”的观点和相关事例,以及一些关于文化交流的名言警句。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拓展阅读范围,阅读一些课外优秀的议论文、时事评论等,积累更多的素材[1]。为了方便学生积累和运用素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素材库,将积累的素材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如社会道德、文化教育、科技创新等。

(二)借鉴阅读文本结构,优化写作框架

议论文的结构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结构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统编版教材中的议论文作品具有多种典型的结构模式,如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文章的结构特点,学习不同的结构模式,并在写作中加以借鉴和运用。例如,在学习《六国论》时,学生可以学习其总分总的结构模式,以及在论证过程中采用的并列式结构,将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进行阐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先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选择合适的结构模式,然后列出写作提纲,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

(三)学习阅读文本论证方法,增强论证力度

论证方法是议论文写作的核心,恰当的论证方法可以使文章的观点更加鲜明、论证更加有力。统编版教材中的议论文作品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文章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并在写作中学会灵活运用。例如,在学习《谏逐客书》时,文中多处运用道理论证来阐述观点。李斯指出“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里以泰山、河海为喻,从自然现象引申到治国理政的道理,形象地说明了王者应具备包容之心,广泛接纳各方人才,才能彰显其贤明之德,成就大业[2]。这种道理论证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以通俗易懂又富有哲理的语言,深入剖析了逐客与纳客的利害关系,从理论层面揭示了逐客政策的短视和错误。它不仅提升了文章的思想深度,还使论证更具权威性和逻辑性。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运用道理论证,能够使文章摆脱就事论事的浅层次,上升到理性思考的高度,增强文章的思想性和逻辑性。

(四)开展读写互动评价,提高写作质量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反馈和指导。在读写融合视角下的议论文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开展读写互动评价活动。首先,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学生可以根据阅读中所学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学生还可以互相交换文章进行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3]。然后,教师对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四、结论

在高中语文读写融合视角下开展议论文写作针对性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读写融合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系统的写作指导,为议论文写作针对性训练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阅读积累素材、借鉴结构、学习论证方法以及开展读写互动评价等针对性训练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探索和创新读写融合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议论文写作针对性训练策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皮倞 . 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支架式教学研究 [J]. 江西教育 , 2025,(27): 22- 24.

[2] 杨永林. 高中议论文写作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 2025, (12): 58- 60.

[3] 包磊. 读写融合,提升议论文写作的现实针对性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 2024, (23): 121-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