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作者

郑佩茹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第二小学516100

引言

教育现代化进程里,新课程标准给小学数学教学赋予了新的发展需求,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革新性的教学方式,它把数学知识同学生的日常经历联系起来,既能激起学习动机又能加强动手能力的培育。在此背景下,本项研究针对该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应用以及对小学生学业成果和核心素养的潜在作用展开探讨。从而为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给予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引。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多维价值探索

1.1 优化学习体验以激发学习热情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渐渐变成推动教育革新的关键途径,它有着改善学生学习感受并激发其内在动力的独特长处。通过塑造接近现实的生活场景,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就被转换成直观易懂的教学内容,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深度结合,这种教学方法契合小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凭借具象化的手段来诠释复杂概念,明显减小了理解难度,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学习当中,教师要仔细挑选那些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典型案例,购物结算,气象数据统计,食物分配方案之类的事情,营造出一种真实的氛围,进而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展开持续深入的研究。实证研究显示,融入生活化元素的教学实践能明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与吸收速度,而且还能提升课堂互动的活跃程度,“做中学”与“用中悟”的学习模式有益于加深认识层次并促使知识系统化,生活化教学冲破传统课堂框架约束,促使学生在现实状况下塑造数学模型,提炼关键概念并探寻解决办法,从而锻炼他们利用数学思维来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会激起学生自发探究的热情以及革新意识。

1.2 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里加入生活化教学理念就能体现出学科知识的应用价值。引领学生把抽象理论同具体情形关联起来,进而切实改进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选取日常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当作教学素材,像家庭预算规划,物品长度测量以及空间布局设计这些实践活动,可促使学生在操作时加深数学逻辑思维并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形式有益于学生深入掌握核心概念,而且利于其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转变,给学生的全面发展赋予稳固根基。

2 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

2.1 基于生活视角设计教学目标的生活化转向

教育工作者要凭借生活化思维重新看待教学目的,改良课程设计,给生活化教学赋予理论支撑。首先要塑造生活化教学观念,仔细探寻教材内容同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然后依照这些联系制订有意义的生活化教学目的。通过明确的教学导向来设计针对性强又契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环节,教学目的既是规划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去细致化描述目的,保证它贴合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进而提升指导效果,还要按照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改教学计划,持续改善教学流程。

2.2 创设多元化生活情境

教育工作者要兼顾教学目的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性,营造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系统。在维持传统的购物,测量等活动形式的基础上,可以更新添加主题游园活动,引导学生拟定周末公园游览计划,牵涉到距离测算,活动时间安排以及餐饮费用估算等内容,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形,可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起来。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灵活加以应用,进而有效地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 创设生活化主题情境

借助生活化的情景来创建教学环境,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当选取那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素材,诸如模拟家庭装修方案设计,校园功能区规划或者商业空间布局之类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这些情景中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而且要整合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加强情境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利用多媒体工具搭建起交互性强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凭借动态图表,视频演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促使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氛围里加深对抽象数学概念的认识以及其实际应用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后,教学情境的真实度和互动性都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加强,凭借典型案例分析,可以进一步推动他们的综合素养发展,要想营造接近现实的应用环境,教师就得用心规划带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在操作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这种把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既能加深学生对数学学科本质的认识,又能提高学习成果,达成预期的教育目的。

2.4 融入生活化游戏

按照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心理特性来看,他们更倾向于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这种特点给融入生活化游戏元素给予了重要参考,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要全方位顾及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兴趣方向,恰当采用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多种游戏策略。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尤其是讲解“小数乘法”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情境化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某个角色扮演之中,凭借对话交流,故事情节推进,情感互动等手段来加强认识,这样就能明显改善学习成果。上述教学实践生动地表现出学生对于后续数学学习内容的兴趣浓厚,教师精心安排“超市购物”情境活动,让学生各自扮演售货员、顾客或者讲解员等角色,借助具体的商品价格信息,像铅笔0.3元,橡皮 0.2 元,尺子 0.4 元,转笔刀 0.7 元,然后展开模拟对话去完成相关计算任务,比如算出四块橡皮总价,三把尺子需要多少钱等等。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小数乘法运算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细节,检查结果以及正确处理小数点位置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数学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

结语

生活化教学模式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新活力,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改善了教学质量。利用生活化情境设计教学目的,创建多元生活化教学环境,采用趣味互动游戏等办法,教师可以把抽象数学概念变成贴近生活的例子,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领悟知识,体会学科价值,这种教学策略不但改善了学生的课堂感受,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提升了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为他们长远发展形成根基,从长远看,随着生活化教学模式不断推广,小学数学教育有望达成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郑智华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分析 [J]. 读写算 ,2024(25):77-79.

[2] 王梅云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6):171-172.

[3] 陆 燕 . 新 课 改 背 景 下 的 小 学 数 学 教 学 生 活 化 [J]. 智力 ,2024(17):163-166.

[4] 卫永红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16):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