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策略

作者

周恒

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区实验学校071021

引言

分层教学的提出由来已久 , 而分层作业更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和论证出来的、行之有效且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作业方式。分层作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 如学习能力、兴趣、特长等 , 因材施教 ,使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得到更多锻炼, 提升思维能力。新课标指向下,在数学学科中有效地设计和实践分层作业 , 能够实现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统一。分层作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难度分层 , 能让学生能恰到好处地选择合适的作业, 满足不同学习需求。

1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理念下分层作业策略浅析

1 核心概念界定

大单元教学理念是以单元作为基本学习单位,依据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围绕数感、运算能力、空间观念等核心素养,对教材内容按照某一主题或大任务进行整体整合、设计与实施的教学理念,其关键在于突破单课教学的碎片化限制,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知识体系。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策略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基础和能力水平,设计梯度化、差异化的作业任务,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策略。二者融合——基于大单元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策略,就是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单元为框架,开展结构化、系统化的分层作业设计,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形成学习方法、发展数学思维,从而提升综合素养的教学实践路径。

2 初中数学大单元分层作业实施的必要性研究

2.1 尊重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

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差异,学习习惯上有的善于自主探究,有的依赖引导督促,学习水平上有的基础薄弱生侧重知识巩固,有的中等生需突破能力瓶颈,有的优等生渴求思维拓展。传统“一刀切”作业难以适配,容易造成“差生畏难、优生倦怠”,基于大单元的分层作业从学生差异出发,在同一单元目标下设计不同难度层级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区间完成作业,保护学习自信心,又激发主动参与积极性,符合“以生为本”教育理念。

2.2 支撑核心素养分层落地

大单元教学的目标是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分层作业是素养分层递进的重要载体,不同层次学生的素养发展起点不同,要靠有针对性的作业加以引导。基础层作业主要围绕“知识理解与基本技能”展开,例如大单元里的概念辨析,基础运算,这些题目能帮助学生打好素养的基础。提升层作业侧重于“知识应用与能力迁移”,类似综合题型,简单实际问题解决之类的题目能推动学生素养升级;拓展层作业注重“创新思维与实践应用”。比如开放题,跨学科任务之类的题目能促使学生素养升华,这样的分层设计使得核心素养培育从抽象的要求变成了具体的作业,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素养。

2.3 响应“双减”政策减负增效要求

“双减”政策下作业改革的关键词是“减量提质”,传统作业往往因为重复机械、目标不明而出现“量多低效”,而基于大单元的分层作业可以准确锚定单元核心目标,剔除无效重复部分。整合单元知识点设计集约化作业,比如把分散的单课练习整合成单元综合任务,既减少作业总量,又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分层设计,让作业更具有针对性,避免“全员刷题”的盲目性,真正做到“减负”“增效”,符合政策导向和教学实际。

3 基于大单元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3.1 数与代数主题:聚焦“运算—建模”能力层级

数与代数主题的分层作业要围绕大单元的“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核心目标设计梯度,基础层作业重点放在“概念巩固、基础运算”上,比如大单元中的公式推导验证、基础题型计算,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层作业侧重“知识联系、简单建模”。比如综合运用单元里多个知识点解决常规实际问题,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拓展层作业突出“复杂建模、创新思考”,比如结合生活场景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做到从“会算”到“会用”的转变。

3.2 图形与几何主题:聚焦“空间—推理”能力的递进发展

图形与几何主题的分层作业要符合大单元“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的培育目标,体现出递进性,基础层作业围绕“图形认识与基础推理”。像大单元中的图形性质辨识,简易证明推理,让学生构建空间概念,培育推理意识;提升层作业着重“综合推理与性质应用”,结合图形性质解答繁杂证明题,几何计算题,加深逻辑推理与空间想象能力,拓展层作业重视“实际探究与拓展思考”,设计图形构造,实际测量方案之类任务,促使学生把几何知识同生活实践融合起来,培育探究精神和革新应用能力。

3.3 概率与统计主题: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概率与统计主题的分层作业要以大单元的“数据分析观念”为中心,规划从“数据处理”到“分析决策”的提升路径,基础层作业关注“数据收集与基础处理”。像大单元里的数据整理、统计量计算,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据处理办法,提升层作业重点“数据解读与简单分析”,比如按照统计图表获取信息,解释数据的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拓展层作业着重“数据应用与决策建议”。比如规划抽样调查方案,依照统计结果给出合理化意见,引领学生用数据说话,发展数据分析和综合决策的能力,显示统计学科的实用价值。

3.4 综合与实践主题:强化“整合- 创新”能力的融合

综合与实践主题的分层作业要依据大单元的跨知识整合特性,着重体现“综合应用”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基础层作业重点在于“知识整合与基础实践”。像把单元里不同的知识点综合起来完成简单的实践任务,养成知识整合意识;提升层作业侧重“问题解决与合作实践”,像小组合作去完成有一定难度的实践项目。比如测量,设计之类的,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层作业着重“创新设计与深入探究”,像自己提出实践课题,规划探究方案并完成研究,培育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做到多方面能力的融合提升。

结语

在大单元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策略是一种对以往作业模式的突破与变革,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是基础更是立足于长远发展的目标。而我们更加坚信的就是这种科学、合理的作业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发挥出自身潜力,实现自身进步,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在做这些不同层次的作业时不仅数学能力得到提升、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这也使得我们的教学研究符合现今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同时也为我们初中阶段数学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加强分层作业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其他方面也能获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方思思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分析 [J]. 数理化学习 ( 教研版 ),2022(5):40-42.

[2] 陈丽华 .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J]. 学苑教育 ,2022(24):19-21.

[3] 戴鲁锋,汪伶俐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原则和策略[J]. 安徽教育科研,2023(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