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问题分解能力的小学三年级信息科技实践性作业设计

作者

王然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362000

一、相关理论依据

(一)《义务教育信息科技教学指南》要求

教学指南有所明示,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应依托学生的生活实际状态,创设贴合实际的问题境遇,驱动学生运用信息科技知识技能攻克实际困境。在教学开展期间,应着力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含有剖析难题、拆解状况、处理困境等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悟信息科技价值内涵。

(二)课程标准要求

课程标准郑重强调,小学三年级信息科技课程需引导学生形成对信息的敏感特质,能运用基础信息工具和途径处理实际事务。从问题解决的维度看,需学生初步把问题拆解成若干小问题,还试着利用所学知识去应对这些小麻烦,慢慢塑造出有效处理问题的习惯。

二、三年级第七单元对“校园图书角借阅流程优化”问题进行分解说明

在小学三年级信息科技课程中,培养学生问题分解能力至关重要。“校园图书角借阅流程优化”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学生校园生活,通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执行的小问题,提升计算思维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包括:初步掌握分解问题的方法,会用图示描述问题分解情况;了解合作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流程,体验模块化解决问题过程;提高信息收集、整理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基于问题分解的实践性作业设计

(一)问题分解与描述

1. 头脑风暴分解问题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头脑风暴,围绕“校园图书角借阅流程优化”展开讨论,将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例如:

小问题1:目前图书角借阅流程是怎样的?——了解现状

小问题 2:同学们在借阅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发现问题

小问题3:如何优化借阅流程?——提出解决方案

小问题4:优化后的流程如何实施和推广?——实施与推广

图示描述问题

引导学生用图示方法描述分解后的问题。可以手绘或在电脑上使用简单绘图工具,将问题及解决顺序直观呈现。比如用流程图展示从了解现状到实施推广的整个过程。

(二)分组与任务分派

1. 学生自愿分组

依照学生自由组合意愿,把学生按 3 至 4 人编成一组,赋予学生自主挑选组员的权利,提高团队协作的积极主动性。

2. 教师调整分组

教师依照学生分组情形,顾及小组成员优点、合作沟通能力等因素做恰当调整,保障各小组均能高效达成任务。

3. 在线填写任务分工表

小组成员选定完成后,以线上形式填写任务分工表,划定每个成员的职责边界,诸如素材收集工作者、流程设计工作者、图示绘制工作者等,使学生初步体会合作学习过程及在线协作便捷效能。

(三)合作解决问题

1. 获取、收集和整理素材

各小组成员按照任务的安排,借助诸般数字设备收集相关素材,运用观察图书角借阅现场态势、采访师生掌握现状及存在问题。经由网络查找优化借阅流程的范例与方法,完成素材获取后,按文字、图片、音频等范畴进行分类编排。

2. 选择软件平台

小组开展讨论以挑选恰当软件平台展示优化方案,可采用演示文稿软件开展流程呈现。利用绘图工具绘制诸如流程图之类,引导学生掌握不同软件特质,结合需求进行挑选。

3. 合作制作数字作品

小组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共同创制数字成品(如导图、流程图等)。在创作进程里,启发学生热情沟通、彼此配合,一同克服面临的障碍,感悟合作制作作品中的成就体验。

(四)完善与评价作品

1. 检查和完善作品

作品制作结束之际,推动学生自头至尾认真核查,从内容的精准性、布局的恰当性、效果的悦目性等方面审视,发现出问题马上整改优化,培养检查的好习惯性。

2. 交流与评价作品

各小组依次亮出各自数字作品,说明优化举措,别的小组同学用心倾听。继而采用在线问卷办法对作品实施评价,评价考量了流程合理性怎样、方案可行性如何、作品展示效果等。也可安排学生对小组活动的进行状况加以评价,诸如合作默契的程度、任务完成的情形等。

四、实践性作业实施建议

教师在作业执行前夕,要让学生明确知晓作业目标及要求,开展必要的辅导活动,诸如讲解问题解析手段、信息科技工具使用要领等。向学生供给足量实践的时间与空间维度,赋予学生深入校园图书角实施观察、调研和实践操作的机遇。鼓励学生在做业过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才华和创造天赋。在问题分解环节,引导学生全面思考,确保问题分解合理;在分组和任务分派时,关注学生分组情况,及时调整。构建多样化评价机制,聚焦于过程表现的评价,迅速反馈学生作业情形,赞许学生的闪光点,指明存在的差错,支持学生不断革新。

参考文献

[1] 李锐雄. 提高小学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J]. 读写算 ,2025,(20):10-12.

[2] 张鹏宇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作业的优化设计 [J].教育界 ,2025,(18):116-118.

[3] 陈彩云. 浅谈小学信息科技实践活动作业的设计[J]. 读写算 ,2024,(2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