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王新月
中检生态环境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引言
建筑行业在全球经济领域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它也是能源消耗大户以及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之一,传统施工方式加上过多使用建材,造成了能源方面的高消耗,同时还对环境带来了十分显著的负面影响,在当下能源紧缺且环保压力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研发新的绿色节能技术并推动行业朝着低碳、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型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还能改善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推广新型绿色节能技术还有助于减少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意义
1.1 减少能源耗费量
建筑领域本身就属于高能耗产业,在施工建设进程中,不但会应用到大量的资源与能源,还会排放废气、废水,这样一来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而通过新型节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将工程施工各阶段能耗减小,降低碳排放量,并且具有良好的保温特点。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具有可再生特性的能源应用,将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不断减小,实现建筑节能降耗的目标,将经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能源危机影响得以缓解。
1.2 改善生活环境
现阶段,仍有部分区域在供暖时应用煤炭,煤炭在燃烧的进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粉尘以及气体,从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不但有害有毒,还会引起气候变暖等问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区域酸雨。而通过新型节能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变过去利用煤炭取暖的方式,经由天然气等方式展开取暖,降低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打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由此可见,新型节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对人们生活进行改善。
2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2.1 节能墙体技术的应用
常用的节能墙体材料包含保温砌块、保温板以及复合墙体等类型,保温砌块属于保温效果良好的墙体材料,一般借助空心结构或者加入保温材料的方式来降低导热系数,保温板有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等多种,具备高效保温特性可直接粘贴或干挂于墙面上,复合墙体是将保温材料和结构材料结合在一起,能兼具良好的隔热性能与承重性能,施工时需依据建筑位置、气候条件以及使用需求来挑选合适材料,施工期间要保证工艺执行到位并严格依照施工规程开展,以此保障墙体的密封性和隔热效果,例如粘贴保温板时要确保粘贴牢固避免出现空鼓和裂缝情况,同时需时常检查墙体的保温和密封状况并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从而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
2.2 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地下埋管换热器、热泵机组和室内空调末端系统组成。地下埋管换热器通过循环水与地下土壤进行热量交换,冬季从地下吸收热量,夏季向地下释放热量。热泵机组则将地下埋管换热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进行提升或降低,为室内空调末端系统提供合适的冷热源。室内空调末端系统通过风机盘管等设备将冷热量传递到室内,实现建筑的供暖和制冷。地源热泵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与传统的供暖和制冷方式相比,地源热泵系统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地源热泵系统不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友好。在应用地源热泵技术时,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系统设计。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建筑的负荷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地下埋管换热器的类型和布局方式。要确保地源热泵系统的安装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3 太阳能利用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在住宅建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利用技术主要集中于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当前应用较为成熟的太阳能利用技术之一。在住宅建设过程中,可考虑为每栋住宅楼安装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集热器、保温水箱、循环泵以及连接管道等部分构成。太阳能集热器多采用平板式集热器,将其安装在住宅楼的屋顶,以确保能最大程度地接收太阳能辐射。当阳光照射到集热器上时,集热器内的工质(通常为水或防冻液)吸收太阳能并转化为热能,温度随之升高。通过循环泵的作用,热工质被输送至保温水箱中储存起来,从而为居民提供生活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可在住宅楼的屋顶和公共区域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光伏组件、控制器、逆变器和蓄电池组等部分组成。光伏组件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部件,由多个光伏电池单元组成,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控制器用于控制光伏组件的输出电流和电压,保障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逆变器则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居民家庭使用或并入电网。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部分电能优先满足小区内公共设施(如路灯、电梯等)的用电需求,剩余电能则通过逆变器并入电网,实现电能的余电上网。
2.4 水资源管理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通过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也能够实现绿色施工的目的。现有的技术体系主要围绕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来实施:一方面,通过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面、场区雨水汇入蓄水池,经沉淀过滤后用于绿化浇灌、车辆冲洗等非饮用场景;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推广节水工艺,例如,采用高压喷雾装置替代传统洒水降尘,或引入混凝土养护自动喷淋系统,精准控制水量消耗。在此过程中,中水回用设施的配置可将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冲厕、场地清洁等,形成“收集—净化—回用”的闭环管理模式。
2.5 材料循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相关材料的生产消耗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绿色施工中可以通过材料循环利用减少工程建设中的碳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如推广预制构件与装配式施工工艺,将传统现场浇筑转化为工厂标准化生产,减少混凝土湿作业带来的材料损耗与粉尘污染;或者将施工产生的废混凝土、砖块等固体废弃物进行破碎筛分,加工成再生骨料并用于路基回填或低强度混凝土配制,从而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同时,在工程建设中还可以通过 BIM 技术精准测算材料用量、优化下料方案,减少钢材、木材等主材的浪费,有效促进建筑资源利用率的提升,降低能耗。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优化我国建筑领域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有着关键价值,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意识到新型技术的重要性,并在建材、技术等多个方面着眼进行分析研究,把控绿色技术应用要点,提高技术应用成效,这样才可以减少施工建设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降低生态环境污染,对于促进建筑行业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也对建筑施工进程中所应用的新型绿色技术展开了分析,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与施工要求,合理选择恰当的施工技术,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综合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扬 .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18):88-90.
[2] 邢建文 .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23(07):130-132.
[3] 杨勇胜 . 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5,(09):18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