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建设路径探析
郭婧
扎兰屯职业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162650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资源以其便捷性、海量性等特点迅速普及,与传统的纸质资源共同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体系。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在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建设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效应。研究两者协同建设路径,有助于高校图书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建设的重要性
(一)满足用户多元化信息需求
高校用户包括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他们的信息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纸质资源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和稳定性,适合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电子资源则具有便捷性、时效性和海量性,能够满足用户快速获取信息和实时更新的需求。两者协同建设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丰富的信息资源,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信息需求。
(二)优化图书馆资源配置
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在采购、存储、维护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成本结构。协同建设可以根据资源的特点和用户需求,合理分配采购经费,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浪费。例如,对于一些经典文献和长期使用的专业书籍,可以采购纸质资源进行收藏;而对于一些时效性强、使用频率高的期刊和数据库,则可以采购电子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协同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通过建立统一的检索平台,用户可以一站式检索到纸质和电子资源的相关信息;利用电子资源的推送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推荐服务;同时,纸质资源的存在也可以为电子资源提供验证和补充,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资源规划缺乏整体性
许多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过程中,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采购和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各部门往往根据自身的理解和需求进行资源采购,导致纸质与电子资源在学科分布、版本选择等方面存在重复和缺失现象,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影响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用户服务协同不足
在用户服务方面,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渠道相对独立。用户需要分别在不同的系统中检索和获取纸质和电子资源,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和难度。同时,图书馆在开展用户培训、参考咨询等服务时,也往往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分开进行,未能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服务。
(三)馆员能力参差不齐
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协同建设对馆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还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数字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然而,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部分馆员对电子资源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协同建设的需求。
(四)管理机制不完善
高校图书馆在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建设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在资源采购、评价、共享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流程,导致协同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同时,图书馆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也不够顺畅,无法形成协同建设的合力。
四、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
为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将建立统一的资源采购机制,成立由图书馆各部门代表及学科专家组成的采购委员会,统筹规划纸质与电子资源的采购,依据学科建设、教学科研需求及用户使用情况制定科学采购计划,促进两种资源协调发展,并加强与供应商合作以争取更优惠价格与服务。同时,构建统一的资源检索平台,整合纸质与电子资源的元数据,实现一站式检索、预约、续借及在线阅读下载等功能,提升用户获取资源的便捷性。此外,推进资源共享与互借,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联盟,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扩大资源利用范围,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区域性资源共建共享项目,提升资源保障能力。
(二)创新用户服务模式
在创新用户服务模式方面,将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信息行为与需求,提供个性化资源推荐、参考咨询和学科服务,例如为教师推送最新科研文献,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及考研就业信息。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通过网站和移动平台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同时举办线下讲座、培训及展览活动,结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加强用户培训与教育,开展针对纸质与电子资源使用的培训,内容包括资源使用方法、信息检索技巧和学术规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信息素养和资源利用能力。
(三)提升馆员综合能力
为提升馆员综合能力,将制定系统培训计划,定期组织馆员参加信息技术、数字资源管理和用户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与学术交流,鼓励馆员自主学习并提供资源与时间支持。优化馆员队伍结构,引进具备信息技术和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调整岗位设置并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与协同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在资源整合、服务创新和用户培训中表现优秀的馆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完善管理机制
在完善管理机制方面,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资源采购、评价、共享及服务等方面的流程与标准,规范各部门和馆员工作行为,确保协同建设规范有序。加强部门间沟通与协作,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及时解决协同建设中的问题,促进纸质与电子资源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与保障,加大资源建设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为图书馆协同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五、结论与展望
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建设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资源整合与共享、创新用户服务模式、提升馆员综合能力和完善管理机制等路径,可以实现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深度协同,提高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关注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实现资源的智能管理和安全共享;如何加强与社交媒体、在线学习平台等的融合,拓展图书馆的服务渠道和方式;以及如何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协同建设不断迈向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袁飞, 王颖, 蒋婷.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中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融合管理策略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 2024, 53 (01): 137-139.
[2] 张立群. 高校图书馆“纸电声”一体化的资源发展与建设研究 [J].科技资讯 , 2022, 20 (19): 189-192.
作者简介:郭婧,女,1974.06,辽宁省黑山县,汉族,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主要从事智慧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与数字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