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古诗词教学对3-6岁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董冉如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傲城幼儿园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古诗词中蕴含着韵律美、画面美,具有语言精练、简洁的特征,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价值。近年来,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被提高,幼儿园古诗词教学也逐渐普及。想要发挥出古诗词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中的作用和价值,教师首先要从多个方面了解幼儿的认知规律、学习能力和思维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古诗词特点和幼儿多元化发展需求,构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体系,为促进幼儿全面成长提供保障。
一、古诗词教学对幼儿语言能力的积极影响
(一)强化韵律感与发音准确性
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幼儿审美能力,提升幼儿语言素养。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筛选经典古诗词,通过指导幼儿朗读古诗词,培养幼儿的韵律感和发音准确性。古诗词中的押韵、平仄、节奏具有独特的美感。教师可以将经典故事《春晓》作为教育素材,指导幼儿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晓、鸟、少”等词汇的押韵和其中蕴含的美感[1]。此外,《咏鹅》中的“鹅、歌、波”的平仄起伏也是训练幼儿语言素养的主要素材。3-6 岁幼儿对声音敏感,通过跟读、吟唱,能自然感知语言的节奏美,模仿准确的发音,进而提升幼儿口语表达的流畅性与韵律感。
(二)拓展形象化语言储备
中国古诗词语言结构中的用词比较精炼,诗词描述的事物通常都具有形象、具体的特征。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中,作者运用超凡的想象力,用“碧玉”比喻柳叶。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挖掘古诗词中蕴含的意境,将古诗词中抽象的意境以更加形象、具体的语言形式展现出来。通过挖掘古诗词的意境美,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语言素材库。在教育实践中,有些幼儿起初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抽象美和意境美,经过系统地教学和有效地引导,借助于画面联想和生活迁移,教师可以将古诗词中的词汇转化为日常表达,提升语言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三)接触语言多样性
古诗词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传承,流传至今的古诗词类型多样,语言结构精美,古诗词的语法结构和修辞手法也多种多样。借助于古诗词开展语言能力培养,有助于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语言素材。值得注意的是,古诗词的语言结构和表现形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在运用古诗词教学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时,要注重强调古诗词语言结构与现代汉语结构的差异性,帮助幼儿对汉语言形成多样性认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分析“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主谓宾结构,了解古诗词的多样性表达特征,使幼儿在接触、运用古诗词的同时,了解古诗词与现代语言结构的异同之处。
二、幼儿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3-6 幼儿处于思维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深入分析该年龄段幼儿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特征,运用幼儿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诗词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活动多以游戏化、娱乐化的形式开展,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教学内容,创设娱乐化、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学《咏鹅》这首古诗时,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实践中,结合诗词的具体内容,指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用肢体动作、道具演绎古诗词中“鹅”的形象和特征,可以模仿鹅的脖子、叫声,将古诗词中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幼儿更加清楚地理解“曲项”“向天歌”的含义,再引导用口语表达的方式进行描述[2]。
为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运用跨学科融合教育理念,在教学古诗词之前,可以根据古诗词内容的基本基调搭配相应节奏的音乐。比如,在教学《江南》这首诗词时,可以搭配轻快的音乐,利用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敏感度,提高幼儿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能强化幼儿对古诗词内容的记忆。再者,培养幼儿语言能力,需要立足于生活场景,提升幼儿对各类语言的应用能力,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为此,教师可以完成古诗词教学的生活化迁移,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古诗词中的词汇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月亮时,说出“床前明月光”“明月几时有”等诗词,使幼儿在生活实践中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古诗词教学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教师首先需要筛选合适的古诗词内容,评估古诗词与幼儿综合能力的适配性。在此基础上,以幼儿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古诗词内容,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为提升幼儿综合素质,促进幼儿全面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
参考文献:
[1] 杨雄玲 . 从“ 文化初乳” 抓起——诗词融入幼儿教育的思考[J]. 对联 ,2025,(06):37- 38.
[2] 王 美 莉 . 适 宜 幼 儿 的 古 诗 词 学 习 策 略 [J]. 山 东 教育 ,2024,(18):36-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