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数据交易平台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马健勋
四川旅投数字信息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一、文旅数据交易平台建设背景
2022 年3 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文化数字化工作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提出“打造元宇宙新闻出版、元宇宙文学、元宇宙音乐、NFT(非同质化代币)数字藏品等典型应用场景。”《市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鼓励开发数字原生内容,扩大数字藏品规模,拓展元文旅经济发展新路径。”
数字技术作为全新的记录传播手段与资产确权方式,其发展不仅是科技创新,更是路径创新。2023 年国内文旅数据存量超100ZB,但利用率不足 20% ,存在“数据孤岛”与“价值沉睡”问题。当前,区块链、RWA、RWD(真实世界数据)等技术与文化领域深度融合,从工信部、文旅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元宇宙“三年行动计划”,到上海、等地出台的政策支持,均明确提出要服务实体经济与服从社会治理。
近年来,文旅市场主体积极布局文旅数据交易平台建设,以“数字藏品(NFT)”为主要产品的一批文旅数据交易平台陆续推出。蚂蚁集团的“鲸探”、腾讯公司的“幻核”依托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支撑、流量赋能,抢占数字资产交易市场。各级“国家队”也踊跃探索,旅投的“川渝数藏”平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的“文旅中国元宇宙”,省文化数据服务公司的“凌云数资”等平台不断涌现。
二、国内外文旅数据交易平台的发展
前,全球文旅数据交易平台建设呈现“国际重服务、国内重资产”的差异化路径。
(一)国际方面。平台多以企业主导,聚焦于数据服务与解决方案。例如,Google Destination Insights、STR(专精酒店业)等平台,通过聚合公开数据、移动设备位置信令、商业合作等获取数据,为目的地管理机构和企业提供客流洞察、市场趋势分析和收益管理优化等数据增值服务。其核心是“数据即服务”(DaaS),交易的是分析结果或数据工具的使用权,而非原始数据本身,商业模式成熟,隐私合规框架相对完善。
(二)国内方面。平台建设更具政府驱动和要素市场化探索色彩。伴随“数据二十条”政策出台,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正式的数据交易场所(如上海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文旅是其重要板块。其特点是尝试将数据从“资源”转变为可计价、可交易的“资产”。实践模式分为两类:一是大型文旅集团主导的垂直化平台(如的“川渝数藏”、“凌云数资”),创新性地将区块链与RWA、RWD 概念结合,把文旅IP 转化为数字藏品进行交易,探索数据资产化的新形态;二是综合性数商,提供文旅数据产品的挂牌、确权、评估和交易服务。
总之,国际平台侧重于数据应用层的服务深度,而国内平台更侧重于数据资源化的制度创新与机制探索,正努力从基础建设迈向生态繁荣。
三、以“川渝数藏”为例探讨文旅数据交易的实践探索
文旅数据交易平台大多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文旅数据交易,本质是文旅实体资产数字化流通的创新实验。其技术架构暗含三个关键设计:一是数字孪生:即资产透明的“数字分身”,通过BIM+GIS 技术构建的数字镜像系统,实现了:多维可视化、数据穿透、预测性维护等用途。同时,通过多链协同:打通物理与数字世界自主研发的AMC 资产管理链,实现了物联网层、金融层、监管层的三重数据贯通。通过跨链桥接:布局全球数字生态数据流通、交易通道,探索数字身份互认、服务标准对接、会员权益积分通兑等玩法。
以“川渝数藏”平台为例,该平台是省旅游投资集团自主研发的专业文化旅游数字藏品交易服务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景区景点、文物、艺术品等不可复制的珍稀资源打造成文化创意IP,结合成熟运营推广手段输出数字化藏品,构建起藏品铸造、发行、推广、确权、交易、查验的完整服务体系。以“川渝数藏”平台发行的《无梁梵境》数字藏品为例,该藏品以峨眉山万年寺国宝级古建筑“无梁砖殿”为原型,结合现代3D 建模技术,将这一珍贵的古建筑进行生动还原。藏品单个售价 5 元,发行 3500b ,藏品链接峨眉金顶银版画、峨眉山景区门票、文创熊猫冰箱贴等有价文创产品、权益产品。通过藏品的发行,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对峨眉山景区常规路线和冷线都起到宣传、推广、引流的作用,增加游客的娱乐性、互动性。
四、文旅数据交易平台发展的趋势研究
政策驱动下,文旅数据交易平台将不再是孤立的技术平台,而成为区域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核心是打通“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路径,最终成为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从“交易场”向“生态圈”演进。平台功能将超越单纯的数据产品挂牌,转向构建“数据归集-治理-估值-交易-应用”全链条生态。省明确提出“天府文旅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构想,未来平台将整合文旅、气象、交通等多源数据,通过API 接口、数据沙箱等形式,为政府决策、企业营销、景区运营提供深度赋能,实现从“卖数据”到“卖解决方案”的升级。
(二)合规与创新并重的监管范式。随着《数字经济促进法》等顶层设计完善,平台必须在数据安全、隐私计算、资产确权方面建立合规框架。国家推动的“数据资产入表”试点将倒逼平台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或借鉴“媒体融合链”经验,搭建文旅联盟链,在隐私计算平台上通过脱敏清洗、标签化处理等手段完成数据治理,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在合规前提下最大化释放价值。
(三)RWA 模式深度赋能实体经济。“十五五”期间,“数字文旅带动实体消费”将成为核心考核指标。平台将广泛采用 RWA 模式,将景区权益、非遗 IP、住宿资源通证化,并通过智能合约绑定实体消费权益。增强文旅产业透明度,提升用户体验,打击黄牛和欺诈行为。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粘性。构建文旅产业数字生态系统,实现文旅产业价值最大化。
(四)区域协同与国际化探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政策将推动跨区域数据协同交易。“十五五”时期,川渝将共建“巴蜀文旅数据交易专区”,统一数据标准、互认凭证资质。同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平台将探索文旅数据的跨境流动,推动三星堆、大熊猫等国际IP 的数字产品出海,参与全球数字贸易竞争。也是提升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结语
在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浪潮下,文旅数据交易平台的发展方兴未艾,也将有力推动文旅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流通的数字资产,通过知识产权赋能、供应链协同和生态整合,构建起数字资产价值增长的完整闭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3
2.省文旅厅.《数字文旅发展规划(2023-2025)》.2023
3.赵刚.《数字经济的逻辑》.2022
4.于施洋,王建冬,黄倩倩.《论数据要素市场》.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