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电气工程安装及调试研究

作者

徐旭

武汉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电气安装与调试是电气工程的核心环节,通过对电气安装与调试过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优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和运行能耗,提升电气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经济性和工程品质。基于此,文章对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及调试作业技术要点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安装;调试技术

1建筑电气工程安装施工要点研究

1.1配电箱安装

在配电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中,配电箱的安装方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的美观性、安全性及后续维护的便捷性。因此,在项目建设中,要综合考虑实际施工条件、成本效益及后期维护等因素,进而确定配电箱的安装方法。以明装法为例,该安装方法便于配电箱的日常巡检、故障排查及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操作。首先,依据施工图和项目放样图纸与现场定位要求,确定配电箱的准确固定点,确保配电箱安装位置的准确。随后进行钻孔及膨胀螺栓安装工序,确保膨胀螺栓与混凝土墙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当配电箱固定安装完成后,还需对配电箱接线进行测试,针对配电箱内部的配线,确保各线路排列整齐有序,避免铰接现象的发生,以减少因线路混乱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每个电气回路都应进行清晰的编号标记,有助于施工过程中的快速识别与连接,更为后续的检修及维护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接线工作全部完成后,需使用兆欧表对各个回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这是检验电气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通过测试可以判断回路是否存在漏电或短路等潜在问题。

1.2导管明敷

在安装支吊架时,根据导管的排列方式和安装环境,灵活选择合适的支吊架类型及安装方法。当导管以成排形式沿墙垂直安装时,支架应紧贴墙面,确保垂直度与墙面平行,使用专用工具进行紧固,防止松动。对于水平安装的导管,则需采用圆钢作为吊杆,通过吊顶结构或建筑结构上的吊点,将导管平稳吊起,并保持水平状态,支吊架的设计需充分考虑承重能力,确保在满载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固。对于单独敷设的导管,其支吊架的安装则更为灵活。针对单根导管,可采用内爆胀栓通丝吊杆与龙骨卡相结合的固定方式。这种方法既能保证导管的稳固性,又能减少对墙面的破坏。在安装过程中,需精确测量并标记固定点位置,使用内爆胀栓在墙面或顶板上打孔,然后将通丝吊杆穿入并旋紧,最后将龙骨卡固定在吊杆上,以支撑导管。为确保导管在支吊架上的稳固性,还需严格控制管卡间距,管卡间距的设置需根据导管的材质、直径及安装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参照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执行。

2.3线路敷设

在线路敷设时,既要求美观,同时也需要满足实用性,电缆线路主要沿桥架进行明敷,这种方式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同时也保持了空间的整洁与开阔。对于需要穿越墙体或楼板的线路,则应设置穿墙管,实现暗敷,既保护了电缆免受外界损伤,又保持了建筑外观的完整性。对于电缆的敷设,遵循从低到高、先大后小的原则,确保施工过程的井然有序,每放出一根电缆后,立即进行固定,防止因电缆自重或外力作用而发生位移,确保线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敷设前,对电缆竖井通道进行全面检查,确保通道畅通无阻,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随后,利用专业的吊装设备将电缆盘安全吊运至相应设备层。在合适位置设置卷扬机并固定其位置,确保电缆牵引过程中的平稳与可控,避免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摩擦拖拉。对电缆顶端的固定,采用专用的金属网套,通过导向滑轮与卷扬机的钢丝绳紧密相连,实现对电缆的精准控制与保护。针对桥架内电缆的填充率,确保不超过60%,以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与后续扩容空间,对位于首端、尾端、转角处等关键位置的线缆,增设固定点,并严格控制固定点之间的间距(水平方向5~10m,垂直方向<1m),以确保线缆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与安全。

2建筑电气工程调试技术研究

2.1电气设备调试技术

在电气设备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需进行线路检查,重点检测其绝缘性能。使用电缆线、摇表和低压开关,设定内部基准电阻为1MΩ,若隔离检测时发现数据不达标,需调整电阻值,以保障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时,进行电力试运转,强化进线电压检测,确保进线顺序正确,并实时监测开关柜状态。

2.3二次回路调试技术

在初始调试完成后,工作人员需对电力系统实施持续监控,确保在不损害任何装置的前提下,对电力工程中需调整的部分进行微调,以保障后续测试的进行。。在采用二次电路调试工艺时,务必重视电气元件的绝缘检测,确保所有元件内部的绝缘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3继电器的调试技术

在低电压保护系统中,除了开关外,还需关注其他关键组成部分。因此,为了防止继电保护失效导致的潜在扰动,必须对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修。在保持继电器壳体清洁且外形完整的前提下,需特别留意装配细节,如遇操作故障,操作人员需深入分析故障成因,并根据保护装置的操作要求,制定恰当的处置方案。通过现场检测,对需要加固的部位进行紧固,以防止接触点断裂。此外,利用继电器的调试技巧调整滑动阻抗,验证在电压升高时保护装置的响应变化,确保操作电压不超过70V,从而防止高电压部件对保护装置造成损害。

3建筑电气安装与调试作业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现场中,不仅要求技术负责人在场,还应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不仅要严格控制安装质量,安装工作的安全性也要相应加强。实际安装过程中需要结合操作规程以及安装的标准、规范,相关安装作业人员需要在设备安装前期,实地复核安装的位置、部位,以及设备进出场通道,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完成安装任务目标。另外,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制定专业的技术培训方案,明确岗位职责的重要性,确保电气设备安装工作的规范合理,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当现行安装标准要求与施工现场安装操作有明显偏差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做好误操作的详细记录,制定正确的操作规程,通过班前教育、技术交底,防止类似情况再发生。基于此,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之前,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了解电气设备特征及运行情况,进一步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安装施工计划和操作规程,并且在安装设备过程中严格落实。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安装与调试的作业过程较为繁琐,为有效提升电气工程建设质量,相关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严格要求施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满足项目要求,使配电系统在高效运行的同时,提升电气工程的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有效提升工程品质。

参考文献

[1]刘恺.浅析建筑电气设计安装问题及解决措施[J].民营科技,2018(12):162.

[2]谢权生.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建筑,2018,24(3):132-133.

[3]欧树坚.建筑电气安装存在的问题与防治经验浅谈[J].居舍,2018(16):175.

[4]黄启明,杜佳节.电力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技术探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2,12(10):200-201.

[5]罗金博.电气自动化仪表工程的安装调试技术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