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调速技术在供水设备中的能效监测与优化应用
于成涵
天津市泉州水务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引言
随着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与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供水行业面临巨大的能效提升压力。供水设备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耗占比较高,传统运行方式存在大量能源浪费。变频调速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频率与转速,实现水泵输出与实际负荷的动态匹配,为能效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
1 传统能效监测方法的局限性
1.1 数据采集与监测机制的不足
传统能效监测方法依赖于人工定期巡检与抄录机械式仪表读数,导致数据采集频率极低,无法捕捉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瞬态变化与动态特性。监测点覆盖范围有限,往往只关注水泵主机电量等单一参数,而忽视了电机效率、管网压力分布、阀门状态等关联因素,使得数据维度严重缺失。这种孤立的、碎片化的数据采集方式难以构建系统级的能效全景视图,无法反映各设备之间的协同作用与能量传递损失,从而制约了对系统真实能耗水平的准确认知与深入分析。
1.2 能效评估方法的缺陷
传统方法能效评估过程通常基于孤立的、静态的效率计算,例如采用某一恒定工况下的水泵效率作为评判标准,缺乏对设备在不同负荷率下运行效率的动态追踪与综合评价。评估模型过于简化,未能将变频器损耗、电机轻载效率下降、管网水力特性变化等关键因素纳入考量,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能效状况存在较大偏差。这种滞后的、粗略的评估无法及时发现能效劣化趋势,更不能为运行优化提供前瞻性指导,使得能效管理始终处于被动应对而非主动优化的落后状态。
2 变频调速技术下供水设备能效监测体系的构建
2.1 多层次感知与数据采集体系
该体系是能效监测的基础层,旨在构建一个覆盖设备运行全过程的感知网络。通过在关键节点部署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水泵电机的电压、电流、运行频率与转速,同时监测管网的出口压力、流量以及清水池水位等关键运行参数。数据采集单元需具备多协议兼容能力,能够集成来自变频器、智能电表及压力变送器的异构数据,并通过工业总线或物联网技术传输至数据中心。这一全面、高频率的数据获取方式,为后续的能效计算与深度分析提供了坚实且可靠的数据基础,确保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2.2 能效指标计算与动态评估模型
在数据采集基础上,需构建一套科学的能效指标计算与动态评估模型。该模型的核心是定义并实时计算系统综合效率、单位流量耗电量、变频装置效率及电机运行效率等关键绩效指标。模型通过嵌入先进的算法,能够对实时数据流进行即时处理,并结合系统的瞬时负荷特性进行能效状态诊断。它不仅能反映当前能效水平,还能通过时间序列分析追踪能效变化趋势,自动识别能效异常与劣化倾向,为实现从结果监测向过程预警的转变提供量化依据和决策支持。
2.3 可视化监测平台与决策支持功能
可视化监测平台是整个体系的人机交互与价值呈现终端。它将处理后的数据与模型分析结果转化为图形、图表与报警信息,集中展示于数字看板,使管理人员能够直观掌握系统实时能效、负荷分布及设备运行状态。平台通常集成能效报表、趋势分析、对标管理及绩效评估等功能模块。更重要的是,其决策支持功能可基于历史数据与实时状态,提供运行方案优化建议与设备维护提醒,从而将监测数据转化为实际管理行动,显著提升能效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与响应效率。
3 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供水设备能效优化策略
3.1 基于负荷预测的转速优化控制策略
该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预测用水需求来前瞻性地调节水泵转速,实现供水量与需求量的精准匹配。建立高效的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应综合分析历史用水规律、天气状况、节假日效应以及实时流量数据,对未来短期乃至中长期的用水负荷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基于预测结果,控制系统可动态设定水泵的目标转速,使其输出流量和压力紧密跟随需求变化,避免因供水过剩导致的能量浪费。这种前馈控制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反馈控制,能显著减少系统响应滞后,大幅降低水泵在部分负荷工况下的无用功损耗,从而在保证供水可靠性的同时提升整体能效水平。
3.2 多泵协同控制与最优启停策略
该策略旨在优化多台并联水泵的运行组合与切换逻辑, 以实现机组整体运行效率的最大化。系统需根据实时总负荷需求,动态计算并选择最节 则是优先让效率更高的水泵承担基本负荷,并使其运行于高效工作区间 需制定精细的加减泵逻辑,通常由变频泵进行无级调节以适应流量 进行阶梯式配合。启停策略需综合评估泵的启动能耗、运行效率及切换频率,避免过于频繁的启 在节能与设备损耗之间取得最佳平衡,从而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综合能耗。
3.3 管网压力优化与泄漏控制策略
该策略通过精细控制管网压力来达到节能与 降漏的双 其基本原理是在保证最不利点用户所需最低服务压力的前提下,尽降低整个 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分布,并基于此动态调整变频水 即根据不同区域的时段用水特性,设置不同的目标压力值, 切相关,降低平均运行压力可直接减少漏水量及因此产生的能量 需精确供给的转变,节能效果显著。
3.4 变频器参数整定与能效提升策略
变频器本身的运行效能对系统整体能效有直接影响,因此对其参数进行专业化整定是一项重要的优化措施。关键参数包括加速与减速时间、转矩提升、载波频率以及控制模式等。不合理的参数设置导致电机效率下降、谐波含量增加甚至设备振荡。适当降低载波频率可减少开关损耗,但需权衡其对电机电流波形的影响。采用矢量控制等高级控制模式,可以改善电机在低速区的转矩性能和运行效率。定期对变频器进行效率检测与参数优化,确保其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能够有效提升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效率,是实现深度节能的一个技术关键。
3.5 系统能效对标与持续改进机制
该策略侧重于建立一套管理层面的长效优化机制,核心是构建一个包含能效监测、审计、对标、目标设定、措施实施与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流程。定期将本系统的关键能效指标,如千吨水耗电量,与同类先进系统进行横向对标,或与自身历史数据进行纵向对标,从而科学地识别出能效差距与提升潜力。根据对标结果,制定明确的、可量化的能效提升目标和实施计划。将技术优化措施与日常运行管理相结合,并通过持续的监测数据来验证优化效果,进而反馈调整策略,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持续改进循环,确保系统能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总之,变频调速技术在供水设备中的能效监测与优化应用,是实现供水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通过构建实时精准的能效监测体系,并结合负荷预测、多泵协同等策略, 可显著提升系统能效水平与运行经济性。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深度与广度将进一步扩展,为实现智慧供水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彤,刘力嘉,曹仙桃,等.全变频控制恒压供水设备技术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04):42-46.
[2]李顾军,霍晓强,崔光强,等. 浅谈无负压供水方式在市政二次供水中的应用[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23(08):121-123.
[3]胡杨.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优化及发展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20):196-198.
[4]李钟毓.基于末端恒压的二次供水模拟试验及节能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24.
[5]杜大虎,数字集成全变频供水设备装置及控制系统.四川省,四川博海供水设备有限公司,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