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给排水深化设计应用
李亚龙
首钢股份公司迁安钢铁公司 河北 唐山 064400
引言: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国家数字化战略需求。BIM 作为集成多专业的数字化工具,正改变着工程设计的工作模式,尤其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其应用可显著提升设计精度与效率。深化设计作为设计过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初步设计的细化与优化,能进一步确保设计方案顺利转化为施工依据。在国家新质生产力战略引领与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下,BIM 技术在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工程设计提供更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
1.分析BIM 技术概述
BIM 技术是一种集成化的数字化工具,旨在通过创建和管理建筑的三维模型,促进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阶段的信息共享与协作。BIM技术的核心在于其能够将建筑物的物理和功能特性以数字形式表达,形成一个包含几何信息、物理属性和状态信息的综合数据库,涵盖了建筑构件的详细信息,还包括非构件对象的状态信息,从而为项目参与者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换平台。
2.分析BIM 技术的特点
2.1 可视化
BIM 技术的可视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 ,通过三维模型将建筑设计直观呈现,使得设计团队、业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建筑构造和设计意图。与传统二维设计图纸相比,BIM 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展现,包含建筑物的几何形状、材料属性和性能等,加速了项目的审查过程,也减少了沟通中的误解,增强了各参与方的理解和协作。
2.2 模拟性
BIM 技术的仿真功能使得设计团队能够在建筑物实际建造之前,对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和评估。通过BIM,设计师可以进行建筑性能模拟,如能耗分析、光线照射模拟和流体流动模拟等,便于及时发现潜在的设计问题,从而提前调整方案,提高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确保了建筑在实际运行中的效率和安全性。
2.3 协调性
BIM 技术的协调性则体现在其促进了不同专业间的协作与沟通。建设项目通常涉及多个专业的设计人员,每个专业负责不同的系统。BIM 通过提 行 维模型 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在设计阶段识别和解决各种专业之间的碰撞和冲突。例如,BIM 可以 道与其他构件之间的冲突,从而降低施工阶段的修改成本和时间。通过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协调,BIM 技术使项目能够高效、有序地推进。
3.分析BIM 技术的给排水深化设计应用
3.1 分析结构留孔留洞、预埋及二次墙留洞模型及视图
结合设计施工图分析确定建筑物结构的梁以及柱和承重墙等实际位置,与此同时还需要复核确认所有孔洞的位置,明确预埋管件以及预留孔洞的形状以及尺寸和准确定位数据,深化设计完成的 BIM 施工模型需清晰呈现结构留洞、二次墙留洞及预埋件的准确位置,并据此生成能充分说明结构留洞及预埋要求的文件,以便与结构专业配合及指导施工。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也会关乎用户未来生活的舒适度,因此提升给排水设计水平至关重要。
3.2 分析给排水管线综合布置模型及管线综合布置图
对于总包方而言,需要整合每一个专业深化设计BIM 的模型,建立起多专业综合模型,开展管线综合碰撞检测分析以及优化布置,同时对横向、竖向给排水管线及屋顶设备、管线进行优化排布,最终形成管线布置综合平衡的深化设计BIM 模型,并依据模型生成管线综合布置平面图及复杂位置的给排水综合剖面图。管线综合布置平面图需清晰反映主要管线的种类 明确标注各类管线的安装尺寸(与结构梁、墙、柱的距离),以及管线间的水平间距和定位尺寸;在管 、交叉频繁部位,应生成管线综合剖面图或该部位管线布置的三维轴测视图,以确定关键位置各类管线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准确安装标高。
3.3 机房、设备层、管廊管井、地下室内走道等重点部位的深化设计
针对于机房以及设备层和管廊管井、地下室走到等位置的设备和管线是相对比较密集的,需要作为重点进行深化设计,同时结合综合平衡考量,必要时配合现场实地测量, 完成这些重点位置的深化设计模型。模型应涵盖机房设备基础、设备及管线布置、内走道、管廊管井与电井管线布置,并生成对应的管线布置平、剖面图。设备与管线的布置需满足操作及施工规范要求的距离,同时保证各段走廊的净高达标。
3.4 分析管线支吊架BIM 模型详图
在完成了各类管线的综合布置之后,需要对其每 专业施工范围之内的支吊架和管道连接位置进行分解,结合标准图集和施工规范以及设计 格、 用途,确定吊架的形式及规格尺寸。同时,根据结构实际情况 深化设计BIM 模型。在BIM 施工模型中,支吊架构件通常只 需展示详细结构形式及细部尺寸。这一过程需兼顾支吊架的承载 又不影响其他专业施工。通过BIM 模型可直观呈现支吊架的空间排布, 避免与结构构件或管线发生冲突,为现场施工提供清晰指导。
总结:综上,深化设计是指在工程实施阶段,以开发方提供的招标图或设计阶段完成的施工图为基础,结合给排水设备选型、安装工序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补充与完善,最终形成可直接指导现场施工的技术依据。在BIM 技术引领下,给排水系统深化设计迈入更信息化、智能化的阶段。面对各类挑战与问题,需强化团队协同,保障模型数据的准确完整,充分运用BIM 技术开展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同时紧密联动施工团队,考量施工可行性及实际操作问题,为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强亚飞.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11):61-63.
[2]颜福利.BIM 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与设计优化[J].新城建科技,2025,34(05):22-24.
[3]索昱,王鑫.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 技术的智能化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0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