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实践探析
冯玉姗
正安县第四小学 贵州省遵义市 563400
表现性评价十分常用、实用,其三大特性——任务性、真实性、情境性,可助力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展开,让教师的教学法有所依托。比如依托任务性特性,可驱动学生细化任务、实践探索,继而形成具体化的表现,作为教学反馈;依托情境性特性,可携领学生沉浸于相应的仿真情境,继而形成情感上的波动、认知上的提升,这也是形成了具体化的表现,能作为教学反馈;依托真实性特性亦是同理。鉴于此,以下即展开关于表现性评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实践的讨论和分析。
一、以情境为先,带动学生形成积极表现
以情境为先这一策略遵从的是表现性评价的特性之一— —情境性。立足情境创设这一先导力量,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仔细考量与班级学生关联紧密的多样化生活情境,继而找到情境创设、情绪与情感引导的落脚点,终而有序地让学生浸入情境,形成应有的积极表现,为表现性评价的展开创造机会。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四年级(下)“买东西的学问”一课时,教师能自然联系到学生所熟识的生活场景,展开对应“买东西”的情境创设。教师可精心设计一个贴合于学生购物经验的教学情境,如“买酸奶”情境。而且为了让情境更显真实、生动,教师可基于多媒体(购物相关音视频播放、超市背景画面展示等)来烘托氛围,并加入有真实感的故事,由学生参与演绎(故事框架可由教师把握,具体情节发展由学生在浸入情境后自主体验与发挥):小凯、小欣一起在某超市买酸奶,围绕某品牌酸奶的配料表展开对话。
对话举例:
小凯:买酸奶有大学问,你需要认真看配料表哦!
小欣:是吗?配料表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小凯:你看,排位越靠前的配料,比如生牛乳,说明添加量越高哦!
小欣:是吗?那我选这款,它的配料第一位就是生牛乳。
由此,学生边沉浸于对话情境,继续延伸对话,边就对话内容反思,既充分体验、参与了情境化学习的过程,形成具体表现,又能在情境中有所创造,乃至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其对话中即可体现对购物技巧、购物习惯、文明消费等内容的理解程度,而教师则以此为抓手,展开表现性评价,令评价有理有据。
二、以任务为本,驱动学生进行自主表现
表现性评价以学生的表现为评价对象 [1]。而让学生形成自主化的学习表现,需要一定的内驱力,而课堂任务即可作为撬动内驱力的“砝码”,这也契合于表现性评价的任务性特性。另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表现性评价融通性强 [2],这也为相关任务设计提供了条件。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下)“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教师于教学设计中“安插”了学习任务:分组讨论(5 人一组,共论家乡特色魅力)。该任务的操作简单,而且涉及学生所熟知的内容——“我的家乡”,旨在促进组内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抛出话题,继而交由学生自主讨论、表现;教师则主要负责观察表现、推进进程、及时纠正与引导。期间,教师也可将观察到的学生表现(如情绪状态、发表的言论、逻辑思维、明显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作为评价依据。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形成一定的讨论成果,这也是其学习表现的一部分。由此,教师可详细对照学生不同的学习表现,进行表现性评价,给予正向、积极引导。评价中,教师也要不吝问题纠正,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家乡,既能发现家乡的优点,比如景色瑰丽、交通发达等,又能认清家乡的缺点,比如空气质量差、物价高等,继而以新时代有为青少年的正确观念来要求自我,生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样,教师的表现性评价就深入了人心。
三、以真实为引,考察学生多样个性能力
以真实为引的初衷,就是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教师客观衡量学生的多种能力。而学生个性、能力也终而体现在其学习表现上。教师要做的是,立足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这一特性,构建一个对标学生个性、能力的合理的评价体系,让评价更立体、丰满,契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健康看电视”一课时,教师设置了丰富的评价维度:学习能力、观察记录能力、资料收集能力、反思与分析能力等。这能形成对学生个性习惯、各项能力的综合考量,为教师深入了解、掌握学生表现奠定基础。其中,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无固定的评价标准,因而教师针对个性的评价,最终要落到行为习惯或具体行为表现上,比如其在“健康看电视”方面是否形成了保持正确观看距离的自觉,是否能自控行为准时关电视等。而考察和评价学生能力时,其真实能力表现既不能被夸大,也不该被否定;教师需辩证地评价,加入鼓励与认可,从而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学生基于多样化能力表现,形成应有的自信。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中,教师应不吝对表现性评价的大胆应用,既可以以情境为先,带动学生形成积极表现,也可以以任务为本,驱动学生进行自主表现,同时还可以以真实为引,考察学生多样个性能力。而伴随其实践中对表现性评价认知的加深,相信未来将会不断涌现出更加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评价策略。
参考文献:
[1] 辛迎鹏 .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表现性评价策略探索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3(11):138-140.[2] 张玉兰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表现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J].辽宁教育 ,2024(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