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探究
胡晋豫
渭南师范学院(学校) 陕西省渭南市 邮编714000
摘要:基于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精神素养和思想道德。文章以高校辅导员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为探究对象,从意义、困境、策略三个层面展开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育;辅导员;数字技术;思政工作
一、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优势
(一)丰富思政工作资源
传统的大学生思政工作在资源获取方面较为局限,很多时候只能通过教材、报纸等资料,传递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思政工作质量。高校辅导员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思政工作,能够从网络上获取丰富资源,还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如此一来大学生思政素养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二)优化思政工作模式
传统的思政工作主要采用开大会、举办讲座的形式,要求大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到固定的地点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对大学生思政学习形成了巨大限制,容易引发大学生对思政工作的排斥心理和反感情绪。数字化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运用数字技术实施思政工作,为大学生参与思政学习创造了便利性和灵活性。例如,高校辅导员将线下思政课堂转移到线上,通过微信、微博、QQ 等社交软件,为大学生搭建一个网络思政学习平台,大学生只需要登录社交软件的账号,就能获取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习时间和地点[1]。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应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其优势在于创新思政工作方法与优化思政工作模式,这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困境
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主流方向,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合理应用现代技术,实现对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的改进和优化,旨在提升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与适应性。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应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现状而言,主要面临着以下困境:
(一)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是大学班级管理的主导者,是大学生学习、生活、职业的辅助者,高校辅导员自身素养高低直接影响角色职能[2]。现阶段,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暴露了综合素养参差不齐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未能做好角色定位,认为自身的本职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包括管理学生信息档案、管理学生行为等,至于思政工作应当由专业教师开展,所以很多高校辅导员对思政工作缺乏重视和支持;2.辅导员从业态度不端正、职业素质较差,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表现出了懈怠、不负责、应付形式等行为,导致思政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并且对大学生思政学习态度造成了负面影响;3.高校辅导员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个别辅导员无法熟练使用数字技术开展思政工作,这就造成数字技术与大学生思政工作难以融合。
(二)未能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数字技术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尤其是个人信息泄露、盗用等问题。高校辅导员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需要收集大学生的个人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储存与应用,如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不到位,就会导致大学生个人信息发生泄露,一旦被不法分子获取和利用,极有可能给大学生带来生活上的困扰或经济上的损失[3]。另外,当前网络环境中存在各种病毒,高校辅导员应用数字技术的过程中,手机、电脑等设备有可能被病毒入侵,导致重要文件、档案、信息丢失、被盗。可见,数字技术是一柄双刃剑,虽然能够在大学生思政工作中创造优势和价值,但是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信息安全方面的危害。
三、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策略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主力军,能够需要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与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优势,通过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策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政素养。为保障大学生思政工作数字化发展质量,高校应当重视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确保辅导员综合素质满足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要求与标准。首先,面向社会招聘专职高校辅导员,明确提出从业要求和岗位要求。例如,具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班级管理经验、辅导咨询专业知识等,还要求辅导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创新意识、责任感等综合素养,以此从源头上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质量。其次,定期组织高校辅导员参加技能培训,重点教授辅导员如何应用数字技术开展思政工作。最后,组建思政工作改革研究小组,围绕数字技术与思政工作融合课题,寻找和创新数字化思政工作模式、方法及内容,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政工作成效的目的。
(二)提高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信息化、数字化社会背景下,如何保证个人信息不被盗用和泄露,是一件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事情。高校辅导员应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由于涉及大学生个人信息,要求工作过程中提高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及能力。高校应当重点建设高级别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还要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杜绝一切危害校园网络安全的风险点,以此为辅导员应用数字技术开展思政工作予以安全保障;辅导员和大学生作为数字化思政工作形式的受益方,在利用数字技术创造的优势条件时,必须保持着良好的警惕性,不下载、不打开存在安全风险的软件或网页。例如,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辅导员和大学生共同学习网络安全知识与技能,像是规范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和传输流程,采用信息加密技术手段等,旨在为应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日常接触较为密切,这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优势,思政工作数字化改革的进程中需要体现、利用和扩大这个优势。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可以将数字技术作为桥梁,进一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开展思政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例如,辅导员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组建一个专门用于师生交流的信息群,辅导员定期在群中发布关于思政教育的信息,还要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了解和掌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情感问题、心理健康状况等,通过给予大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获取大学生信任、尊敬和认可,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结语: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运用数字技术实施思政工作改革,是高校、社会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提升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高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高校辅导员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有效路径,对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兰芳.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数字素养能力构建与提升方略研究 [J]. 办公室业务, 2024, (18): 150-152.
[2]杨秋燕,莫鹏巧,赵青. 数字化时代高职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困境与工作能力提升策略 [J]. 学园, 2024, 17 (26): 11-14.
[3]赵长丽,杜帮云.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数字素养培育的现实困境及其破解之道 [J].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 29 (04):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