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王洪涛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美域第一小学 063004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传统数学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很难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整体建构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应运而生,将其合理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切实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就这一方面而言,积极探究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意义
(一)优化知识体系,促进知识的整体建构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丰富,并且知识点繁多。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知识分割成零散部分组织开展教学,使得学生很难把握知识点间的联系,时间一场很容易搞混和遗忘。基于单元整合的结构化教学能够很好打破这一困境,强调以单元为单位,系统化的梳理与整合数学知识点[1]。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与学生实际,将同一单元中相关的知识点合理串联起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组织学生围绕此进行学习与探究。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从整体角度把握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建构,更好的避免知识的孤立学习,为学生今后的学习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培养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结构化教学注重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与思维方法的渗透,在单元整合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这样能够很好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2]。如在“图形的认识”这一单元知识教学中,教师便可以整合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等手段探究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此过程中,学生得灵活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和探究,数学素养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入。
(三)提升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基于单元整合的结构化教学,教师能够更好的把握课程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因为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呈现,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入,在学习新知时能够更快的和现有知识经验相衔接,有效减少学习的重复性与盲目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就代表着学生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很好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学生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与拓展,实现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措施
(一)明确单元整合目标,把握教学方向
在开展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前,最为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单元整合目标,以便为后续的教学指明方向。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教师需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因其作为教学的核心准则,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特定阶段应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同时还有要达成的数学素养标准,能够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有力的依据 [3]。同时,教师还应该细致的剖析教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每个单元的编排、知识点的分布都蕴含着独特意图,教师要明晰各知识点在单元及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姥姥把握知识的逻辑脉络。除此之外,在教学目标设定中,学生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等。这样才能将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的目标要求有效转化为契合学生实际的具体学习目标,确保教学目标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的单元整合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整合教学内容
要想更好的落实基于单元整合的结构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构建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具体就是得教师合理梳理与分析单元内的知识点,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然后运用知识树、思维导图等工具将知识点串联起来,直观呈现。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当作起点,逐渐延伸出表面积、体积等相关知识 [4]。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网络的建构过程中,使学生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效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整合课程知识的时候,教师还得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合理引入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这样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引入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基于单元整合的结构化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入合适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问题驱动教学法便十分合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合适的问题,借助此驱动学生思考与探究,最终实现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在“统计与概率”这一单元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何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情况”“从统计数据中能发现什么信息”等问题,让学生围绕此进行思考和分析,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理解统计的意义和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合理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法,具体就是将学生合理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一起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如进行数学实验、讨论数学问题等。借助此,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与启发,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也能更进一步。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将抽象化的知识生动形象的呈现出来,降低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设计分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在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合理设计分层练习。如在“简易方程”这一单元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基础练习、提高练习以及拓展练习。基础练习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方程求解题目,如3x+5=17 ;提高练习可以设计一些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应用题,如“甲、乙两个数的和是 30,甲数是乙数的 2 倍,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拓展练习可以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开放性方程问题,如“根据手机话费套餐的收费标准,设计一个计算不同通话时长费用的方程模型”。借助此,便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与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探究十分有必要,能够很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不断探索与创新,将单元整合与结构化教学理念更好的融入至小学数学教学中,并基于此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教学目标更加高效的达成。
参考文献
[1] 薛群 .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J]. 新教育 ,2024(23):33-35.
[2] 王宜静 .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J].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22(9):4-6.
[3] 张华珍 . 结构化 : 小学数学单元整合教学必然诉求 [J]. 华夏教师 ,2022(16):78-80.
[4] 沈建芳 . 基于单元整合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策略 [J]. 读与写:上旬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