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传统文化赋能职业素养: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融合路径分析

作者

杨丙生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校 030100

引言: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职业高中作为培养中等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如何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精湛的职业素养,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与现代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高度契合。创新性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劳动者,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融通传统与现代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构建融通传统与现代的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职业伦理资源,如“工匠精神”、“诚信为本”、“仁爱孝悌”等,将其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学之中。同时,还可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素养”等校本课程,帮助学生系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提炼对当代职业教育具有启示意义的思想[1]。另一方面,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与现代职业素养要求相结合,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例如,在教学中融入典故、哲理、诗词等传统文化元素,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理念的数字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课程体系的重构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通,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创新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要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实现知行合一、寓教于乐。教师可采取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将传统文化中的典故、人物事迹、经典名句等融入教学活动。例如,在“理解工匠精神”的教学中 ,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传统手工艺者,身临其境地体验制作工艺品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对现代工作的启示。生动活泼、情景交融的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此外,还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开发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让传统文化“活”起来[2]。比如,开发 VR/AR 虚拟仿真项目,再现传统工艺、商贸等场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依托慕课、微课等数字资源,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讨论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知行合一。总之,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打造传统文化育人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要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学校在校园规划设计、园林建筑、标识系统等方面,要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营造“处处是文化”的校园氛围。如在校园设置雕塑、楹联、书法作品等,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华文化之美。二是制度文化建设。制定彰显中华传统美德的校规校纪,将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等价值观内化为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在日常行为养成中传承弘扬传统美德 [3]。三是精神文化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大力弘扬契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校风、教风、学风,引导师生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高尚道德情操。总之,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育人元素,从物质、制度、精神等多维度营造传统文化育人环境,实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是引导学生践行传统美德、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开展特色实践活动。例如,太原市阳曲县高级职业中学可利用当地商贾文化资源,组织学生体验晋商文化特色,学习晋商诚信经营、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学生可参观晋商博物馆,了解晋商发展历史;走访老字号商铺,聆听经营者讲述创业故事;或举办晋商文化节,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商贸往来,亲身感受商业伦理与诚信价值。

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增强互动性和参与度。可以举办“传统美德我践行”演讲比赛、“传统工艺我体验”系列活动等,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可开展“传统节日我传承”主题班会,组织“传统礼仪进课堂”实践课程,或利用数字技术打造传统文化互动体验馆,通过沉浸式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开辟实践教育新阵地。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优秀职业道德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引导学生在企业文化熏陶下,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邀请企业文化传承人担任兼职导师,定期开展“大师进校园”活动,组织学生赴企业开展“文化寻根”实践调研,通过企业师徒结对帮扶,将传统美德融入职业技能培

养全过程。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丰富的职业伦理思想和道德理念。新时代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对接传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重塑。通过构建融通传统与现代的课程体系、创新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打造传统文化育人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职业精神、提升职业素养的不竭源泉。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传统文化,必将助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马燕芳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J]. 中国新通信 ,2025,27(05):227-229.

[2] 杨明 . 关于新时期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J]. 活力 ,2022,(08):22-24.

[3] 李伟常 . 普职融通背景下—思想政治与德育课衔接问题与对策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