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辽宁省市级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优化路径研究

作者

翟晓林 郭云清

沈阳大学 辽宁沈阳 110044

在国家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要求构建“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同时,国家发改委等 10 部委《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强调“五分离、五规范”改革要求,推动协会实现机构、职能、资产等全面去行政化。作为衔接政府与市场的关键层级,辽宁省市级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仍面临理事会行政化倾向显著、部门职能交叉、赛事 IP 开发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其核心症结在于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的协同缺陷。本文以沈阳、营口等典型城市协会为案例,聚焦组织架构优化与运营模式创新双重视角,探索市级篮协从“行政附属”向“独立法人实体”转型的路径,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1 辽宁省市级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背景与理论基础——基于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的双维分析

1.1 辽宁省市级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政策背景与现实需求

辽宁省市级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政策背景与现实需求紧密围绕国家体育治理体系改革深化展开,国务院《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等 10 部委《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出“五分离、五规范”改革目标,推动协会实现机构、职能、资产等全面去行政化 [1]。辽宁省层面,结合“振兴发展辽宁三大球”战略部署,市级篮球协会作为衔接政府与市场的“中间层”,其改革紧迫性凸显。

1.2 市级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理论支撑:治理理论与协同理论的应用

治理理论以多元主体参与和分权制衡为核心,强调“决策权 - 执行权 - 监督权”的分立与协同,为市级篮球协会组织架构去行政化提供理论依据 , 通过构建理事会专业化、监事会独立化的治理结构,可破解行政干预导致的决策低效问题,实现“政社分开”的改革目标。协同理论聚焦系统内各主体的资源整合与功能互补,政府提供政策引导与公共资源支持,协会发挥行业服务与赛事组织职能,市场主体参与商业开发,三者协同可提升协会市场化服务能力,解决赛事开发薄弱、资源整合不足等现实矛盾。

1.3 组织架构与运营模式双重视角的核心内涵及协同关系

组织架构的核心是实现“去行政化”的治理结构优化,通过“决策权-执行权 - 监督权”分立确保独立法人地位,理想架构应减少行政官员占比、吸纳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监事会应独立于理事会行使监督职能、部门职能清晰三大特征;运营模式的核心是构建市场化服务能力,以赛事 IP 开发、会员增值服务、社会资源整合为抓手,形成“政府购买服务 + 自主创收”的可持续机制。政府出台专项改革配套政策,移交运动员注册、赛事审批等职能,同时退出具体运营事务,协会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承接政府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双方通过联席会议机制解决职能交叉问题,形成“各司其职、协同互补”的良性互动[2]。

2 辽宁省市级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的优化路径

2.1 构建“决策权 - 执行权- 监督权”分立的专业化治理结构决策权由理事会行使,需通过专业化改组优化构成,减少行政官员占比,吸纳篮球领域专家、企业代表及会员单位代表,确保决策独立性与行业代表性。执行权由秘书处及专职部门承担,需拆分职能交叉部门,设立竞赛管理部、青少年发展部、市场开发部等专职机构,明确权责边界。监督权由独立监事会履行,成员需与理事会、执行机构无利益关联,重点监督财务收支与履职效能[3]。

2.2 打造“政府购买服务 + 市场化创收”的双轨发展路径

政府在双轨路径中承担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责任,明确购买服务清单,提供专项财政补贴与税收优惠,并移交赛事审批、裁判员认证等职能,退出具体运营干预。打造市级业余篮球联赛、校园篮球嘉年华等品牌赛事,通过冠名赞助、直播版权实现收益,拓展会员增值服务,将自有或租赁场馆转化为“赛事举办 + 健身休闲 + 商业活动”的综合体,承接企业团建、商业展览等多元活动,形成“公益服务保基本、市场运营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2.3 建立“政府 - 协会- 市场”多元主体联动的保障体系

政府层面建立省级体育部门与市级篮协的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将协会纳入辽宁省篮球事业发展规划编制过程,协会层面建立信息双向反馈制度,定期向政府报送行业数据,并承接政府委托的行业调研,以专业数据支撑政府决策。推动协会成为辽宁省体育总会常务理事单位,在省级体育政策制定中获得提案权,对实体化进展快的协会优先给予财政补贴,实现协会与政府的协同共治。

结语

辽宁省市级篮球协会实体化改革需以组织架构优化为基础,构建“决策权 - 执行权 - 监督权”分立的专业化治理结构,破解行政化残留问题,以运营模式创新为核心,打造“政府购买服务 + 市场化创收”双轨路径,提升自主发展能力。以协同机制完善为保障,通过“政府- 协会-市场”多元联动强化政策参与权与资源整合力,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提供可复制的“辽宁经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在基层落地。

参考文献

1. 韦庆峰 , 郭振 , 刘波 . 二次突破:中国篮球协会治理结构现代化构建与镜鉴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2,37(02):196-203.

2. 李江 , 孙国友 . 冲突与合作:我国省级体育社团实体化改革的个案研究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1,20(09): 20-25+29 .

3. 薛婷婷 . 江苏省篮球运动协会实体化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J]. 湖北体育科技 ,2020,39(06):499-501+539.

作者简介:翟晓林(1998,-) 男,辽宁锦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 社会体育学;郭云清(1966-),女,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体育学。

课题项目:2025 年度沈阳市社科联立项课题(课题批准号:SYSK2025-JD-4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