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范一媚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浪潮席卷全国,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以及民族发展进步的希望,既是最具创新与创造活力的群体,也是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重要力量。但是纵观当代职业教育,部分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侧重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讲授,忽略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就如何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展开探讨。
一、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增强学生竞争优势的内在学生,也是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必然需求,更是顺应国家转型发展需求、激发国内创新潜力的战略需求。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创新创业能力主要由专业知识技能、创新驱动能力、创业实践能力、可持续成长能力四大维度要素构成[1]。
其中,专业知识技能主要涉及到掌握色彩学、构图学、素描、绘画技法、人体结构学等基础知识、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与制作等专业能力,以及多种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学生立足艺术设计领域的根本,也是学生在未来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创新驱动能力主要涵盖了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等要素,它们是学生在艺术领域突破传统、树立独特竞争优势、实现个性化及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支撑;创业实践能力主要是指专业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创业情境中的能力 [2],主要涵盖了商业洞察与价值转化能力、资源整合与协作沟通能力、风险预判与执行落地能力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可持续成长能力是随着行业转型、升级而不断学习、深造、修炼以提升个人专业技能水平,并适应行业发展的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之一。
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一)重构艺术设计课程体系,设计“专业 + 创新 + 创业”课程教学链
打破侧重知识技能培养忽略实践能力发展的传统课程体系、构建集“专业 + 创新 + 创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链是推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举措。
首先,夯实专业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毋庸置疑是必不可缺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学生专业设计能力的根本。在倡导培养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教育环境下,职业院校应锚定艺术设计专业,以夯实学生设计理论基础、提高设计专业能力为遵循,建构由“设计素描与色彩”“艺术设计概论”“设计策划”“设计创意”“二维 / 三维设计制作”“摄影摄像与后期处理”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帮助学生打牢基础。
其次,引入创新驱动课程。在艺术设计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是重要目标之一。为实现此目标,职业院校可以以熊彼特创新理论中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为指导,增设《设计思维与方法论》《跨界艺术案例研究》等课程,引导学生打破艺术与科技、商业之间的界限,培养和发展跨界整合思维意识,提高创意表达能力。
最后,增设创业理论课程。创业是一门学问,创业者既需要懂得一定的创业知识,也需要掌握一些创业技能。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业能力,艺术院校可以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关于“艺术设计创业”方面的课程,比如《设计项目管理与实务》《设计品牌塑造与营销策略》《艺术设计商业逻辑》等,使学生了解“成本核算、市场定位、流量运营”等创业必备知识,帮助学生摆脱“懂设计不懂运营发展”的困境。
(二)创新艺术专业教学模式,构建“项目驱动 + 场景实践”教学生态
课堂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主阵地,也是创新艺术专业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3]。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通过构建“项目驱动 + 场景实践”教学生态,激发学生创意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设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大力支持。
第一,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在艺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开展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顺利完成“市场调研、客户分析、创意构思、完成设计”等一系列项目任务,促进学生在了解艺术设计流程的同时实现专业能力与实践能力协同发展。
第二,开展场景实践教学活动。在艺术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构建起“理论学习 + 实践磨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数字媒体等一系列新兴技术或者 AI 工具,为学生打造贴合现实的“艺术设计工作场景”,使学生在生动逼真的场景中了解艺术设计的主要用途、工作内容、工作流程,促进学生实现快速专业成长,为学生后期自主创业奠定良好基础。
(三)搭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畅通“校内孵化 + 企业历练”成长通道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发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在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驱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时,可以加强与当地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同搭建“校内孵化 + 企业历练”的育人模式,为学生磨砺专业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有效支持。
第一,建设校内孵化平台。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职业院校可以从人才、资金、硬件设施等方面入手,打造创客空间、工作室、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创业导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协同为学生提升专业设计能力、培养自主 / 合作创业能力提供全方位指导与实时性帮助。例如,在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参与“艺术设计创业项目”时,学校可以为他们提供创客空间、工作室等项目建设空间,专业教师在艺术设计方面给予专业性指导,企业专家在项目策划、项目管理、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支持,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专业项目的信息,而创业导师则主要在市场调研、客户调研、创业政策解读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发展创业思维,拓宽创业视野,提高创业技能水平。
第二,拓展企业历练平台。职业院校可以与当地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大学生前往企业实习”“订单式培养人才”等方式,为学生接触前沿设计岗位、磨砺设计技能、了解设计项目流程等提供重要机会,为学生未来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等积累丰富的知识与经验。
三、结语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职业院校应打破常规教学理念与方法,通过设计“专业 + 创新 + 创业”课程教学链、构建“项目驱动 + 场景实践”教学生态、畅通“校内孵化 + 企业历练”成长通道等一系列措施,推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意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燕 . 新文科视域下民办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J]. 匠心 ,2025,(04):36-38.
[2] 张明月 . 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创新创业能力多维促学培养模式研究 [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04):36-40.
[3] 李立秋 . 以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改革艺术设计类跨专业联合实践课程 [J]. 三角洲 ,2024,(13):24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