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农村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作者

苏燕凤

漳州市龙海区港尾中心小学 363105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生更加注重培养科学素养,激活创新思维,提升实践能力。农村地区学生的学习思维灵活性相对较差,区域学习资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科学教育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受到一定的限制,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打破学科界限,利用多学科融合的契机引入多元资源支持科学教育的有效方法。

一、新课标下农村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的设计原则

(一)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强调,在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将科学知识与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有机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选择跨学科主题和课程资源时,只要教师明确选择目标,提升筛选细致性,就能够结合不同的课程主题选取适当的跨学科资源融合应用,为取得更好的跨学科学习成效奠定基础[1]。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农村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要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成长。农村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为科学实践探索提供有力的辅助支持。实践性原则强调,教师在组织跨学科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当配套落实实践引导工作,将理论知识与实操观察和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多元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合理选择主题,科学设定目标

在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时,需要教师选择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主题,根据对应的主题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选择主题时,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主观兴趣,保证学生所选择的主题贴合其主观兴趣,且具有进一步深入探究的空间。

例如,在粤教版小学科学《土壤》这一单元的主题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土壤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特征作为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的重要契机。在设定学习目标时,将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性质、掌握土壤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设置为三个具有梯度层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跨学科实践,了解语文学科中关于土地的文字描写,了解自然科学领域关于土地面积、土壤成分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土壤质量、成分类型对于农作物生长和人们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这种跨学科背景下的目标任务,更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实践的兴趣。同时,能够在跨学科主题实践中以明确的目标做指引,有效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2]。

(二)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及时开发应用

整合相关学科课程开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是取得良好的跨学科学习实践成效的前提条件。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成功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需要其首先对科学知识与不同类型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随后,进一步选择适当的学科,整合相关资源,为跨学科主题活动做好准备。对于学生来讲,能够在丰富多元的资源支持下学习科学知识,并且从不同的角度体会科学和知识也能够加深农村学生的印象,促使其更加扎实地掌握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

例如,在粤教版小学科学《健康每一天》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健康生活与自然环境、社区环境,这类跨学科主题,将科学课中的健康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中的社区环境,以及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相融合,让学生参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饮食调查、生活习惯调查以及生活区周边医疗卫生条件的调查等多项实践任务中,学生可自主组成学习小组,承担不同的调查实践任务。只要教师在设定主题后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实践并且在学生的实践环节,积极利用统计学软件或多媒体辅助平台鼓励学生获取更加全面系统的调研信息,就能够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现阶段比较常用的辅助工具包括 spss 统计学软件、Excel 表格工具,而多媒体平台可包括当地社区官网或基层政府网站、在线学习平台等。

(三)积极组织教学活动,辅助教学评价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取得良好效果、强化学生实践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当在组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时,分别设置课堂讨论、实验探究、实地考察、项目任务等多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不同环节的任务,深入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粤教版小学科学《植物的“身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应当选择植物与艺术创作这一跨学科主题,将科学课中的植物结构知识与美术课中的艺术创作知识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周边农田内观察植物农作物,了解其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随后,鼓励学生应用画笔,根据个人的观察和感受绘制出一幅植物景观图或农田守望图。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利用树枝、树叶、石块等作为辅助工具进行手工作画。将植物生长的纹理和状态用来源于自然界的辅助资源,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设置植物观察细致性、有效性、绘制艺术作品的创新性几方面评价指标。以跨学科学习能力为核心,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为学生进一步的课程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三、结束语

综合本文分析可知,在新课程标准下,农村地区的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需要结合农村地区的课程资源、自然资源和跨学科能力培养要求,积极组织跨学科教学活动,科学管理规划,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质量,这也是从根本上优化农村地区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卫小根 . 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探索 [J]. 小学科学 , 2025, (17): 133-135.

[2] 郭静, 王真红. 小学科学与数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究[J].江西教育 , 2025, (24): 71-73.

作者简介:苏燕凤(1981.05- ),女,汉族,籍贯福建,大专学历,小学科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育教学。

注:本文系 2024 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常规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农村小学科学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 :FJJKXX24-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