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悦龄陪诊”老年人专业陪诊服务创新研究

作者

马依然 李晓雪 王文清 姜俊杰 李子弘

临沂大学

一、老年人专业陪诊服务创新研究缘起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就医难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痛点。据统计,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中,约 75% 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病,需定期就医,但超过 40% 的老人在就医时面临“无人陪同”的困境。此外,传统陪诊服务存在三大局限:一是服务碎片化,多局限于院内陪同,缺乏从预约到送返的全流程覆盖;二是标准化缺失,陪诊师资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障;三是技术应用薄弱,未形成智能匹配与高效管理机制。

二、老年人专业陪诊服务创新研究策略

基于部分老人就医“无人陪同”、传统陪诊的局限性等问题,打造“悦龄陪诊”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第一,解决老年人就医痛点,通过全流程陪诊服务,覆盖预约挂号、医院接送、院内协助、安全送返及后续健康关怀,让老年人就医“少跑腿、不发愁”[1];第二,明确陪诊师资质、服务边界、隐私保护细则,推动行业“有法可依”。推动行业升级,借助技术赋能与标准化建设,建立陪诊服务规范、职业认证体系与风险管控机制,破解行业“散、乱、弱”的现状;第三,探索可持续模式,通过“技术 + 服务 + 生态”的创新路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为养老服务与医疗资源协同提供新范式。

第四,构建协同生态,推动陪诊平台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保险公司合作,例如社区提供场地支持,保险公司为陪诊用户提供“就医意外险”[2]。

(一)服务模式创新

突破传统陪诊“单一陪同”模式,构建“事前 - 事中 - 事后”全链条个性化服务体系。

服务前,通过电话访谈或线上问卷收集老人信息,包括健康状况、就医需求、特殊要求。结合医院号源数据与交通状况,智能规划最优就医方案,例如为行动不便老人优先预约离家近、有无障碍通道的医院,并提前协调轮椅租赁。服务中,作为“引导员”熟悉医院布局,减少无效奔波,作为“沟通员”协助老人向医生清晰描述症状,记录医嘱并转化为通俗语言;作为“代办员”代为排队缴费、取药,避免老人长时间站立。服务后,陪诊师将老人安全送回家,同步上传检查报告、用药清单至平台,方便子女查阅;客服在 24 小时内回访,了解满意度并解答后续疑问 [3];对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提醒、用药指导等延伸服务,形成“就医- 康复”闭环。

(二)平台创新构建

“悦龄陪诊”平台以“稳定性、智能化、适老化”为核心,融合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打造“三端一体”架构。

底层技术支撑上,采用云计算搭建弹性服务器,确保峰值时段系统稳定;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健康档案、就医历史、医院资源等数据,为服务匹配提供依据;引入区块链技术加密存储病历、支付记录等敏感

信息,杜绝数据篡改与泄露。核心功能模块方面,智能匹配系统基于老年人健康状况、就诊需求与陪诊师资质,通过算法实现“人岗精准对接”,实时监控陪诊师行程,用户可随时查看服务节点。

(三)市场推广与运营策略

精准触达目标群体方面,线上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老人就医难”系列短视频,搭配“一键预约陪诊”入口,与老年大学、养老机构合作推出“免费体验券”,吸引首批用户。线下在社区开展“陪诊服务进万家”活动,现场演示平台操作,发放适老化手册;与医院合作设立服务点,由医护人员推荐给有需求的老人。

标准化运营管理上,陪诊师培育制定“ ”培训体系,考核通过后颁发认证证书,实行“星级评分制”;质量管控引入“神秘顾客”机制,随机抽查服务过程;建立“服务黑名单”,对泄露隐私、消极服务等行为零容忍;成本控制通过智能调度减少陪诊师空驶率,与药企、保险公司合作分摊部分成本。针对医疗风险,为陪诊师与用户购买意外险、责任险,制定突发疾病应急流程[4]。

三、老年人专业陪诊服务创新研究意义

该研究不仅显著提升老年人的就医体验,更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突破陪诊服务行业的传统局限,并应用新型技术手段与服务模式,推动陪诊服务行业向智能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迭代升级。首创“全流程 + 个性化”陪诊,从“被动陪同”转向“主动规划”。

“悦龄陪诊”的实践表明,通过技术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既能让老年人就医更便捷,也能为陪诊行业注入专业化基因[5]。未来项目将进一步细化区域化服务方案,加强跨部门协作,并持续收集用户反馈优化迭代,最终实现“让每个老人都能体面就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纯华 , 李婷君 , 史学敏“银发经济”背景下深圳市老年患者就医陪诊需求状况调查研究 [J]. 国际公关 ,2025,(04):28-31.

[2] 白思怡 . 老年人子女选择或推荐陪诊服务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 护理研究 ,2024,38(21):3785-3792.

[3] 杜晨薇, 唐烨. 陪诊师能否成为老人跑医院“最信任的人”[N].解放日报 ,2025-02-26(005).

[4] 曹迦南 , 许钰萍 , 梁永春 . 智慧养老背景下老年人陪诊技术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J]. 百科知识 ,2024,(33):31-32.

[5] 汪颖 , 余捷祯 , 张振华 . 老年人陪诊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 TPB/TAM 拓展模型 [J]. 老龄科学研究 ,2024,12(01):49-64.

作者简介:马依然,女,汉族,(2004-4),山东泰安人。中共预备党员,现就读于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项目来源:悦龄陪诊 -- 老年人专业陪诊服务平台创新项目(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通讯作者:包海英,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