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5E 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

作者

郭雷

重庆市开州中学 重庆开州 405400

一、研究背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各类新兴产业呈现螺旋式递增趋势,科学问题变得愈加多元化、复杂化和综合化,科学知识由相互割裂逐步走向学科融合,现实生活问题不再由单一学科知识简单构成,而是由复杂的多学科知识高度融合所形成。因此,传统单一的学科知识难以再解决新时代复杂的科学问题,未来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精细化发展,传统的教育分工式培养人才的模式已难以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公民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跨学科问题的意识,发展和培育具备跨学科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跨学科人才成为当前我国时代发展新的需求[1]。

二、研究述评

本研究发现,5E 教学模式与跨学科实践教学都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概念转变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其中 5E 教学模式的吸引环节强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利用问题情景对相关概念进行主动加工和重组,激发探究的兴趣;在探究环节,强调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对知识需要进行主动地探究,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辅助作用;在解释环节,学生对知识进行初步的建构,教师提供帮助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在迁移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科学概念对知识进行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和内化迁移,能够基于新的情景解决新的问题,实现对科学概念进行有效转变;在评价环节,教师和学生对已有的知识建构成果进行评价,教师给予学生正向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和建构正确的科学概念。跨学科实践的教学过程与5E 教学模式的教学思路和流程相符,预期在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领域引入 5E 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案例的开发与教学实践能有效突破跨学科实践教学的现有瓶颈,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核心素养。

为解决上述本研究所提出的关于我国在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研究尝试利用 5E 教学模式建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流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参考学者袁慧玲利用 5E 教学模式进行交叉知识教学的研究框架,将 5E 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中,设计开发出适用于本研究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流程,为后续开发设计跨学科实践教学活动的相关真实案例奠定基础,具体实践教学流程如图 1 所示。关于 5E 教学模式开展跨学科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具体内容如表1 所示。

图1 基于 5E 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流程

表2 基于 5E 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具体内容

五、研究结果

本研究对 5E 教学模式和跨学科实践教学之间的融合性进行了科学性分析,最终依据 5E 教学模式构建出了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流程,并对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跨学科实践教学具体实施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课堂的教学效果,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跨学科实践教学活动的瓶颈,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在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研究领域的教学思路。当然,本研究由于时间关系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开发设计的基于 5E 教学模式的跨学科实践教学流程的科学性还需进一步考证,在后续研究中应加强对5E 教学模式和跨学科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充分了解两者间的切合点和融合性,力争进一步优化本研究所提出的初中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教学流程,完善相应的跨学科实践教学案例 [3]。

参考文献

[1] 唐文中 . 教学论 [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0.

[2] 肖美艳 . 我国近二十年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综述 [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11):58-60.

[3] 李如密 . 关于教学模式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J]. 课程·教材·教法 ,1996(04):25-29.

作者简介:郭雷(1998—),男,开州研究生,初级,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就职于,研究方向为高中生物跨学科教学

课题来源:教育科学规划校级课题 2024 年度一般课题

课题名称:5E 模式下的初中生物学项目式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批准号:KZZXXJKT20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