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启发式教学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策略

作者

汪晓珍 汪小蓉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在新课改持续深化与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启发式教学以“学为中心”,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探究实践,成为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路径[1]。高中生物学科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如何将启发式教学理念深度融入教学环节,突破知识单向传授的局限,构建互动探究的课堂生态,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课题。

一、提问引导法

提问引导法是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全面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2]。例如,学习高一“光合作用”这一章节,教师需要在课前研读课本知识,全面把握本节知识的重难点,设置关键问题:光合作用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通过收集光能并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为生物所用?这样的问题,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在光合作用的转化机制中,在课堂上更加积极地开展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主动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在课堂互动环节,教师要进一步将课前问题细化:在收集并转化光能的过程中,光合色素参与了怎样的环节?让学生由简到难地理解并掌握光合作用的完整过程。通过提问引导法,学生能够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入思考,全面掌握本章节的重点知识,并不断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建立生物学科学习框架,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以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深化认知为核心,教师需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选取贴近生活的案例,搭建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桥梁,打造知识运用的“第二课堂”,践行启发式教学理念。例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与此相关的案例,例如湿地保护。教师通过选取相关新闻或视频,聚焦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湿地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不良现象,呼吁学生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建设中,探究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在案例呈现之后,教师需巧妙引导学生分组探讨湿地的生态价值,如其在维护生态平衡、净化水质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湿地保护与恢复对人类和自然的意义。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探讨如何恢复生态农业,强化环境监管的策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补充其他的创新路径,例如推广绿色技术,完善相关环保法规等,让学生深刻反思人类行为对湿地环境的影响。案例分析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全面评价和总结,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成果,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通过细致的案例分析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主题的内涵,还能切实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探究法

实验探究法是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实践领域的重要体现,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生物实验,记录分析数据,从科学探究中掌握实验技巧,培养实践能力与科学思维。例如,以探究酶的催化效率和温度关系为例,教师要在课前向学生传输清晰的实验步骤,明确实验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美的特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充当指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自行完成生物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应当在一旁观察学生情况,在学生出现问题时给予相应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严格遵循实验步骤,设置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观察酶的催化效率。同时学生应当注意角色分配,在不同实验小组中派出一人准确记录实验数据,方便实验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得出酶的特性和催化效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对生物学科的认知程度。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方法,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掌握生物学的基础逻辑,并不断思考生物学相关知识,搭建起知识逻辑框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法以启发学生协作探究、共同进步为目标,教师依据学生能力差异合理分组,选择具有启发性的讨论主题,确保小组成员优势互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实现启发式教学的深度互动[3]。例如,以“细胞的生命活动”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细胞模型,选择合适的参考,让学生依据这些材料全方位地分析细胞的结构和类型,在独立思考环节,写下学生自己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问题,并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之后教师可以让每组派出代表总结本组的讨论结果,不同小组之间相互补充,共同学习和进步。在课后教师可以布置其他的合作主题,让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选择,使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贯彻每一个环节中。通过小组合作法,学生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对小组合作结果进行全方位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于发挥自己的长处,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培养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启发式学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合作中相互学习和启发,从实际案例中找到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准确的学习指导。另外,启发式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更好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明明.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2024(11):128-130.

[2]周馨.高中生物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24(20):68-70.

[3]袁昭岚.启发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29):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