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复习策略
林梦兰
平和正兴学校 363700
伴随着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高中生物课程在关于育人理念、培养方式、培养目标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教育的重心由传统的应试化教育,逐渐转变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以及立体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响应“三新”要求,对高中生物复习策略进行创新,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立足学生实际,构建高效复习课堂
在开展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紧扣“三新”背景,从评价结果出发,归类分析出学生在完成前期学习后仍存在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不足之处,以期通过讲评教学使学生知识体系得以完善,能力得以提升。例如在讲评“物质的跨膜运输”相关问题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并总结从不同角度准确判断跨膜运输方式的必备知识,然后通过补充拓展资料让学生厘清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转运物质过程中的异同点,再到具体问题情境中跨膜运输与 ATP 供能机制等相关知识的联系分析,最后以判断跨膜运输方式的实验设计为例,引导学生归纳出解生物学实验设计题目的一般思路。再比如复习“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相关知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评价和改进实验装置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学会控制自变量和无关变量、学会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然后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释真实的实验结果来培养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设计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如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叶片上浮的原因来理解实验原理;通过分析观测指标(细胞间隙中氧气的来源)来理解实际光合作用与净光合作用的关系;通过解释光照强度以及 CO2 浓度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机理来帮助学生深度理解光合作用概念。再如以复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为例。教学设计上,我以思维导图为纽带,系统串联生长素的发现历程、运输机制、生理作用及多激素协同调节机制,将零散知识点编织成逻辑严密的知识网络,有效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知;通过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抽丝剥茧,从现象深入本质,在解题过程中锤炼科学探究与逻辑推理能力;创设如农业生产、植物向性生长等真实情境,驱动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迁移应用,激发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部分学生对生长素作用 “两重性” 的理解浮于表面,存在机械记忆现象,后续我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的梯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辨析概念本质。
二、创设复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新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特别是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复习课中引入真实的生物科学研究情境或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引导学生从单纯的知识记忆向理解应用转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复习“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为例。我首先以“辅助生殖将纳入安徽医保报销”的新闻为导入,通过学生对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后续课堂内容的展开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讲授精子的形成过程时,邀请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并充分利用自制教具,使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也复习巩固了旧知识,此外,我还引入美籍华人张明觉先生在生物学方面突出贡献等事例,引导学生感悟科学家的赤子情怀,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感。再比如复习“其他植物激素”,我以肥厚的猕猴桃为情境导入,以果实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的动态变化为主线,以学生为主分析资料归纳概括出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其次通过赤霉素作用的探究实验规范实验设计步骤,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的养成。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构建思维导图理解植物激素通过协同、抗衡等方式共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形成稳态与平衡观。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植物激素及其生理作用的核心归纳,提升了学生归纳概括的关键能力。
三、优化复习设计,丰富课堂活动
复习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复习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专题复习为例。我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我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先从分离定律的基础知识入手,借助习题巧妙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分离定律的实质。接着,回顾了豌豆两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顺势引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引领学生深入分析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之间的紧密联系。随后,我详细写出 9 :3 :3 :1 的变式,并引导学生进行变式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第二个环节,我以“培养优良水稻”为主题,以 “任务驱动方式” 精心设置了三个任务:任务一是设计杂交培育优良品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育种方案的设计中;任务二针对杂交育种中水稻花小、去雄困难且耗费大量人力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三聚焦于杂交优势无法通过自交保留,需要年年制种的难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通过视频播放水稻杂交人工去雄套袋的过程,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育种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再比如复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时,我围绕“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创设医疗情境,创新融合 AI 教学工具构建智慧课堂。课堂上借助智能投屏软件将小组讨论的用药方案同步至电子白板;通过Deepseek 生成本节导学案代码,导入Xmind 生成思维导图;自行编写点名程序开展“知识盲盒”提问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思考、质疑、辩论、练习等,让学习的过程由枯燥变得生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地位的主体性。
总之,新高考带来了生物学科考查内容和要求的变化,在实际的生物复习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创设生物学习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互动性,提升学生生物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升生物教学质量,促使高中生物教学符合新高考改革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红叶 . 新高考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复习策略研究 [J]. 才智 ,2023(13):80.
[2] 田鲜洪 . 三新背景下高中生物的备考策略研究 [J]. 高考 ,2023(2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