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创设真实实践情境 促进美术深度学习

作者

黄美玲

东莞市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 523460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落实以美育人、培育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大单元教学,结合教学实践,对真实实践情境下的小学美术深度教学策略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真实情境;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

“探索大单元教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意见的重要方面,也是撬动课程改革、课堂转型的杠杆。美术学科的大单元教学,离不开真实情境的创设。有效的情境,是开启整个单元学习的触发器,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促进学生深入学习。基于此,本文立足大单元教学,结合教学实践,对真实实践情境下的小学美术深度教学策略展开探究。

一、创设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效率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象形会意传文脉——天》单元教学设计为例。本单元,我分为三个课时进行:第一课中,我引导孩子探索天空之美,以“天天”的虚拟形象为导游,帮助孩子打开探索天空的大门。带领学生观察天色、表达感受、参与表现,教学有条不紊,层层推进。在引导学生感知天空色彩时,我把天气拟人化,借助魔法师的“法力”诠释天色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天气,感受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学生通过创作实践,表现出自己心中独特的天空,作品丰富,充满童趣。第二课时我与“天天”带领孩子们飞越至璀璨的星空之中,聆听古老的神话传说,走进天文知识的殿堂,感受幻想与科学交相辉映的魅力。课上我运用现代媒体,引领学生沉浸式进入虚拟太阳系中,探索星球的色彩与特点,使学生从更趣味、直观的空间维度感受太阳系之美。课堂围绕教学目标,环环相扣,在做中学,在玩中学,氛围既轻松愉悦,又充满童趣与活力。第三课时我结合前两节课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太空梦想。巧设“拼拼乐小游戏”,让学生运用简单几何形体概括复杂造型,培养孩子们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能力。我积极鼓励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力量,大胆运用点、线、色进行装饰,共同创想太空航天器,并将小组作品与前面学习成果进行融合展示,进一步深化了大单元学习成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在课堂的最后,我总结了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强调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和如今航天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探索勇气。

二、引入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化教学是游戏和教育相结合,将教学目标寓于提前设定好的游戏中,在教学时,通过开展游戏环节,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不知不觉学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比如教学《有趣的笔墨游戏》这一单元时,我通过说课、快闪、现场展示三个部分为学生呈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游戏课堂。第一课时《毛笔真神奇》,以“快闪”形式现场呈现,我通过直观对比和实践操作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游戏中初识毛笔、体验毛笔的魅力。第二课时《线条变化多》,我通过“线条接龙”“跟着线条去旅行”等造型游戏活动,让学生牵着线条在宣纸上经历了一场快乐奇幻的旅行。我鼓励、引导孩子大胆尝试,分享线条旅行的自由与快乐,多变而有趣。第三课时《画线真好玩》,我用“投影”的方式巧妙将校园美景投映在画纸上,创设了真实的创作情景。带领学生唱着儿歌“找呀找呀,找线条”,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分辨线条的不同形态特征,并用水墨线条表现美丽的校园,课堂生动、快乐,润美无声。再比如,在教学《写实与抽象的世界》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轻松地体验并掌握不同色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找了几名同学上讲台背对下面的学生,下面同学根据老师给的不同词语(欢快、热烈、兴奋、喜庆等),感觉它的色相,出示不同颜色的卡纸,并让讲台上的学生猜。当老师提示喜庆时,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红色或橙色,虽然有一两个不同的颜色,但是通过大多数学生出示的颜色都能教师出示的词语匹配。这种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游戏模式,让枯燥的色彩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得以掌握。

三、强化实践运用,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是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突显其主动性,如此方可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会得到增强,美术素养也就能大幅提高。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实践性的活动和项目,学生可以亲身参与艺术创作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来探索和发现世界的美,从而获得深层次的学科育人效果。以结合《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一课,我设计的“寻觅古今,对话石湾公仔”大单元主题教学为例。第一课《岭南拾“遗”·石湾美陶——石湾公仔之工艺缘起》,我利用时间轴完成了学生对石湾公仔发展脉络的直观感受,通过任务单的设计,让学生探究合作了解了石湾公仔在传统和现代各方面的艺术特征,感受了石湾公仔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开拓创新的匠人精神,为第二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二课《石湾泥塑陶出匠心——石湾公仔之技法表现》,我化身非遗栏目传承人,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沉浸式的体验了石湾公仔街里陶艺制品样式之多、作品之传神,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体验了佛山石湾传统技法的精妙,唤起了学生用陶泥制作公仔的兴趣,学生的作品面貌亮点纷呈,技法表现丰富多元。第三课《传承美陶 融合创新——石湾 公仔之包装设计》,我通过创设情景,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采用开放式讨论和合作学习,强化了知识迁移与应用的能力,学生现场完成了一件件材料多元、方法多样、样式纷呈的石湾公仔包装设计作品。

综上所述,积极立足新课改和美术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进一步摸索有效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对策,是每一位美术教师的基本共识和重要工作指向。美术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立足大单元,优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婷昱.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难点及其对策[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2,17(1):23-26.

[2]杨静.新课标视角下小学美术情景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23(33):77-78.

[3]姜兆元.美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7(0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