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作者

陈佳颖

苏州市吴江区盛湖学校 215228

引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数学教育逐步转向核心素养培养,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传统章节割裂状态,构建系统化、整体性学习体验,契合核心素养培育需求。文章以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大单元教学内容整合路径、教学策略实施方法及教学模式创新途径,希望能够探索更加科学高效教学范式,增强初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实效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协调发展,为一线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与重构

基于概念关联性进行知识重组,如将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内容按照数量关系主题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建立知识间联系,形成完整认知框架。通过概念图谱构建,梳理各知识点间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脉络。打通学科内部联结,实现横向贯通与纵向衔接。比如整合几何变换与函数图像变化规律,构建变换主题单元,凸显数学思想方法共通性。

注重学科外部融合,将现实情境、跨学科主题引入数学教学,如结合物理学中力学问题设计运动轨迹单元,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关注数学核心思想贯穿,以函数、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为主线,设计螺旋上升教学内容。基于核心素养维度重构教学单元,按照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以及直观想象等素养要素,将相关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形成主题化学习模块。通过大单元内容整合重构,学生不仅获得系统化知识结构更能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实现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

教学策略应突破传统知识讲授模式,转向问题探究、情境体验与应用实践融合路径。有效策略包括主题式项目学习、真实情境创设、分层递进任务设计、协作学习组织以及多元评价实施。主题式项目学习将单元知识围绕核心问题进行整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解决复杂问题,真实情境创设将抽象数学概念置于现实背景中,增强学习意义感与应用意识。分层递进任务设计针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提供梯度化学习内容,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协作学习组织通过小组互动、集体讨论等形式,促进思维碰撞与知识建构。多元评价实施则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学习成效。这些策略共同指向数学思维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与情感态度塑造,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支持。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正数和负数大单元教学为例,可设计温度变化与生活主题项目,整合数轴、正负数运算、实际应用等内容。教学伊始,创设全球气温变化情境,引导学生收集不同地区气温数据,建立正负数与温度变化关联,自然引出数轴表示方法。通过我家一天用电量探究活动,让学生记录家庭用电与发电情况,用正数表示用电,负数表示发电引导学生理解正负数加减运算规律。针对不同学习水平学生,设计基础层判断正负任务,提高层温度变化计算任务,拓展层电费优化方案设计任务。学习过程中,组织温度变化预测小组竞赛,学生通过协作运用正负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价环节采用多元方式,包括概念理解测试、应用问题解决报告、小组合作评价表等,全面反映学生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应用等方面素养发展。此类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内化,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优化与创新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优化创新应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构建更加灵活高效教学体系。创新模式需包含教学结构重组、学习路径多元化、技术环境支持与评价体系完善。教学结构重组打破常规课时限制,采用大课 + 小课组合或专题研讨形式,灵活安排教学时长,学习路径多元化通过设计不同难度层次任务,提供个性化学习选择,满足差异化发展需求。技术环境支持利用数字资源、智能平台等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习过程精准指导,评价体系完善则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机制,全面反映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状况。优化创新模式应遵循螺旋上升原则,在单元内部构建概念形成、规律探索、应用拓展递进结构,使学生经历感知体验 - 抽象概括 - 深度理解 - 灵活应用完整学习过程,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以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数轴教学为例,可实施数轴探秘综合模式创新。教师应当突破传统课时限制,设计三小时连堂数轴大课,学生通过数轴历史探究、实物模型制作、应用情境体验三个环节,全面理解数轴概念。大课采用问题引领 - 探究实践 - 总结升华结构,学生围绕如何用一条直线表示所有数核心问题展开探究。随后安排四次数轴小课,分别聚焦数轴表示整数、分数、小数以及无理数,每次小课40 分钟,强化特定内容理解。学习路径设计上,提供数轴基础应用、数轴与坐标系联系、数轴与函数图像关联三条学习通道,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技术支持方面,开发数轴可视化交互程序,学生通过拖拽操作直观理解数轴性质;构建在线评测系统,实时反馈学习状态。评价环节设计数轴应用手册制作任务,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数轴应用案例,展示理解成果。教学实践表明,此类模式创新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有效促进数形结合、空间想象等核心素养发展,学生不仅掌握数轴工具使用更领悟数学抽象思想精髓。

结论:文章通过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进行深入探究,揭示大单元教学内容整合重构需基于知识关联性、学科内外联结及核心素养维度进行系统设计。教学策略实施应注重项目化学习、真实情境创设、分层教学等方法应用,教学模式创新则需构建螺旋上升结构、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完善评价机制。大单元教学通过整体性、系统性教学安排,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思维、问题解决、模型建立等核心素养发展,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未来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不同主题大单元教学实践案例,丰富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鹏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J]. 数理天地( 初中版 ),2025,(11):155-158.

[2] 张银美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模型建构——以轴对称为例 [J]. 数理天地 ( 初中版 ),2025,(10):142-145.

[3] 张银椿 .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J]. 名师在线 ( 中英文 ),2025,11(1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