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主旋律专题节目的年轻化表达

作者

陈欣

云南广播电视台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主旋律专题节目作为传播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阐释年轻化表达在传媒领域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主旋律律专题节目的现状,结合案例具体分析了年轻化表达策略在主旋律专题节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主旋律专题节目;年轻化表达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受众的变化,年轻人群体的崛起对主旋律专题节目的传播方式和效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有效提升主旋律专题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特别是针对年轻人群体的有效传播,研究和探索年轻化表达策略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1 年轻化表达在传媒领域的重要性

在传媒领域,年轻化表达策略正逐渐成为主流,其对于扩大受众群体、提高传播效果以及促进文化创新等方面均展现出显著作用。

第一,增强内容吸引力,突破受众圈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兴起,年轻人群体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信息接收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轻松、有趣、具有创新性的方式获取信息,而传统的主旋律专题节目往往因过于严肃、枯燥而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采用网络热词、流行文化元素等年轻化表达策略,可以使主旋律节目更具趣味性和互动性,从而有效扩大年轻人群体的参与度。

第二,提高传播效果。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往往更易于接受与自己兴趣、价值观相契合的信息。通过年轻化表达策略,将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融入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使年轻人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影响。润物无声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提升主旋律节目的传播效果,增强社会的共鸣和认同。

第三,促进文化创新。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是推动其走向更加繁荣的关键。通过年轻化表达策略,可以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和个性的文化产品。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表达有助于丰富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2 主旋律律专题节目的现状分析

2.1 主旋律专题节目概述

主旋律专题节目是指那些围绕特定主题或核心内容,通过精心策划和制作,以多种媒介形式和表现手法,将正能量、主流价值观传递给观众的节目。主旋律专题节目是当今媒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针对性,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和解读社会问题、道德观念、文化传承等议题,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主旋律专题节目以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为基调,注重情感渲染和理念传达。主旋律专题节目通过深入挖掘主题内涵,运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将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具体化、生动化,从而让观众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主旋律专题节目还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共鸣,通过设置讨论环节、征集观众反馈等方式,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2.2 主旋律专题节目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受众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当前主旋律专题节目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第一,宣传味过重。一些节目过于强调宣传色彩,将主流价值观以过于直接和生硬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导致观众产生距离感和抵触情绪。宣传味过重的节目,往往忽视了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需求,使得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宣传味过重主要是因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为了强调主题和传达特定信息,可能会不自觉地加大宣传力度,导致节目内容显得较为生硬或说教性强。

第二,内容单一乏味。部分节目内容过于单一,缺乏丰富性和深度,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兴趣。例如,某些主旋律专题节目过于依赖某些特定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或社会现象作为题材,导致内容重复度高,缺乏新意;有的节目倾向于选择一些已经被广泛报道或讨论过的主题,而缺乏深入挖掘和新颖视角。再如,有的节目缺乏创新元素和趣味性,导致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到无聊或缺乏兴趣;有的节目过于关注某些特定的群体或领域或过于强调某些特定的价值观或观念,导致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包容性。

第三,表达方式陈旧。一些节目在表达方式上过于传统和陈旧,缺乏创新和时代感,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例如,部分作品存在故事情节陈旧一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创作者的思想意识不够活跃,故事表现力不足,导致作品和时代脱节。再如,一些主旋律节目的语言风格过于正式或生硬,缺乏与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同时,在视觉呈现上,部分节目可能过于依赖传统的拍摄手法和视觉效果,缺乏新颖的视觉体验和审美感受。

2.3 年轻观众对主旋律节目的需求与期待

在探讨主旋律题材影视内容时,我们必须关注到年轻观众群体的审美偏好和接受习惯。在多元化内容方面,年轻观众希望主旋律节目能够涵盖更广泛的内容范围,包括文化、历史、社会等多个领域。他们期待看到更多元化、更具丰富性的题材,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和文化需求。创新表达方式方面,年轻观众希望主旋律节目能够采用更加创新和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如互动式、沉浸式等。他们期待看到更具创意和趣味性的节目形式,以提高观剧体验和参与感。在贴近现实生活方面,年轻观众希望主旋律节目能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反映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和挑战。他们期待看到更多反映现实题材的作品,以了解社会动态和人性百态。

3 年轻化表达策略在主旋律专题节目中的应用

3.1 内容策划的创新与多样性

第一,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主旋律专题节目应深入挖掘节目主题的文化内涵,通过讲述文化故事、展示文化元素,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要求节目制作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准确提炼出节目主题的文化价值,并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湖湘一万年》通过展示湖南地区的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文化元素,让观众深入了解了湖南地区的传统文化,从而提升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二,融入流行元素。在内容策划中,可以融入流行元素,如热门话题、网络用语等,以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节目内容。这些元素能够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能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闪耀吧!大运河》将传统的大运河文化与现代的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的结合,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文化交流与互动,进一步提升了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跨界融合。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将主旋律专题节目与其他类型的节目相结合,可以丰富节目的内容形式,提升观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例如,《青春环游记》将青春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展示浙江的文化旅游特色,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领略到浙江的文化魅力。跨界融合的形式提升了节目的吸引力,促进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3.2 视觉呈现的时尚与吸引力

第一,设计高品质的画面。在画面设计上,应注重色彩搭配和构图技巧的多样性,以展现视觉上的丰富性和吸引力。色彩方面,可以通过运用对比色、互补色等色彩搭配原则,营造出鲜明而独特的视觉效果。构图上,可采用对称、平衡等构图技巧,确保画面的整体美感和和谐性。高品质的画面设计能够吸引年轻观众的注意力,提升主旋律剧的传播效果。例如,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视觉呈现方式颇具特色。节目通过动画、手绘等创新手段,让国宝“活”起来,呈现出一种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视觉效果。这种视觉呈现方式满足了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增强了纪录片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二,巧妙的特效运用。运用动画、滤镜等特效技术,可以对画面进行再创作,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更具吸引力。特效技术的运用,能突出节目的主题和氛围,增强节目的视觉冲击力,为观众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观赏体验。

第三,独特的包装设计。在包装设计上,应注重简洁、现代的设计风格,以展现节目的时尚感和吸引力。通过运用统一的视觉元素和风格,可以使节目的包装更加具有辨识度和记忆点,突出节目的品牌特色,从而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3.3 互动与传播的多元化与效果

第一,在节目中设置互动环节。传统的电视剧往往侧重于剧情的讲述,而忽略了与观众的互动。为了打破这一局限,主旋律电视剧可以尝试在节目中设置线上投票、评论互动等互动环节,激发观众的参与热情,与年轻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让他们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剧情中,提升节目的整体吸引力。此外,还可以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开展话题讨论等,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采用更加年轻化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如网络用语、方言等,使节目更加贴近年轻观众的日常交流习惯。

第二,多平台传播策略。随着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的快速发展,这些平台已经成为观众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重要渠道。主旋律电视剧可以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将节目内容以多种形式和内容形式呈现给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例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分享和转发功能,扩大节目的传播范围,提高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三,口碑营销。借助推荐有奖、分享折扣等口碑营销的方式,鼓励年轻观众分享节目内容,进而增加节目的曝光度,吸引更多的潜在观众。口碑营销还能提升节目的口碑和知名度,增强观众对节目的信任和好感。例如,《最美的青春》是一部集合了青春励志、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等多重元素的电视剧,一经播出便打破圈层,倍受年轻人青睐。其口碑营销策略运用“全媒体矩阵营销法”,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营销手段和渠道组合,形成彼此互动、互为补充的营销矩阵网络,全方位提升该剧的价值高度与社会影响力;口碑造势方面,深入解读《最美的青春》核心内涵,围绕“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进行口碑造势,连续推出了一批口碑宣传物料;以特色“青春剧”为切入点,融入网络新媒体传播,推出了一系列爆款推文和视频,如《一个种树的剧能有多燃多热血?看了你就知道》等,引爆了年轻观众。最终,该剧收视与口碑热度的持续走高,点燃了暑期荧屏,甚至有追剧观众打电话到电视台“催更”,强势掀起荧屏“种树热”。

3.4 创新表达方式,紧跟时政热点与反映时代主题

第一,创新表达方式,引入多元视角。采用新颖的表达方式和手法,如故事化叙述、情感共鸣等,使主旋律专题节目更加生动、有趣,减少宣传味过重的问题。例如,《约定》包含了六个单元故事,每个单元都至少包含了一个约定,涉及脱贫致富、养老与社会保障、发展教育等方面,展现了当代年轻人勇于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年轻化的叙事手法让观众感受到不一样的主旋律。剧中,当代年轻人成为叙事的主体,讲述他们的故事,尽力消除剧中人和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宏大的主旋律理念不断贴近、融入观众的现实生活,在讲述平实故事的过程中感染观众。在制作主旋律专题节目时,还可以引入多元视角和观点,展现不同群体的声音和故事。引入多元视角助于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第二,平衡宣传与教育,强化人文关怀。主旋律专题节目应在宣传正能量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强调主题的同时,也应注重节目的教育性和娱乐性,使观众在欣赏节目的过程中既能受到启发,又能获得愉快的体验。同时,在主旋律专题节目中融入人文关怀元素,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和内心世界,使节目更加人性化、接地气,增强观众的共鸣和认同感。

第三,紧跟时政热点,反映时代主题。选择贴近人民生活、与当前关注度较高的时政热点主题加以阐述,重现时代事件,给观众提供迅速、新鲜的信息反馈。通过节目内容回应人民关切的社会问题,引导社会舆论,进一步提高主旋律专题节目的质量和传播效果,更好地发挥其在传播正能量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例如,《人民的名义》以反腐败为主题,通过讲述一群年轻干部在反腐斗争中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种题材选择紧跟时代热点,符合年轻观众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结语

主旋律专题节目的年轻化表达是传媒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内容策划的创新与多样性、视觉呈现的时尚与吸引力、互动与传播的多元化以及紧跟时政热点与反映时代主题的创新表达方式,主旋律专题节目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提升节目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还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为年轻一代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和文化滋养。未来,我们期待主旋律专题节目能够继续探索和创新,为传媒领域注入更多活力和创意。

参考文献

[1]陈辰.主旋律题材的创新表达——大型文化专题类节目《闪亮的名字》《时间的答卷》创作有感[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1,(04):105-112.

[2]赖黎捷,李浩然,吕颖莉.宏大历史主题的微观表达——以广播专题节目《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为例[J].中国广播,2021,(09):24-27.

[3]曾学远.从收视表现看主旋律电视专题节目的观众构成和发展方向[J].声屏世界,2011,(0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