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涵养现代儿童刚毅品格

作者

陆倩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校 江苏苏州 215000

一、挖掘与梳理:现代儿童刚毅品格的“现实缺失”

(一)三分热度——儿童追求“新奇”兴趣点转移频繁

在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浪潮席卷全球,使得儿童的成长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充满新奇与挑战的世界中,各种新兴事物层出不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然而,这种持续不断的新奇刺激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使得儿童在面对学习时,往往表现出兴趣点的快速转移,难以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这种“三分热度”的现象,不仅对儿童的学习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更不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坚定的品格和良好的意志力。在学习过程中,儿童兴趣转移的原因多样,第一种就是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因此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第二种是儿童的兴趣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同伴的兴趣等;第三种是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尚在发展阶段,他们往往难以长时间专注于单一事物,缺乏持久关注力和深入研究的动力,使得孩子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容易退缩和放弃。

(二)半途而废——儿童成长“娇气”个体心态自私化

现阶段儿童的成长环境相较于以往更为优越,物质条件的丰富和家长的过度保护,使得一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娇气”的心态。他们往往缺乏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遇到一点点困难就容易放弃,这种半途而废的态度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更不利于他们形成刚毅的品格。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个体心态自私化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需求,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和理解。这种自私化的心态不仅会影响儿童的人际关系,更不利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格。这种“娇气”和自私化的个体心态,往往源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影响。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使得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依赖性强——儿童无法“自主”丧失思考的能力

依赖性是现代儿童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往往过度强调成人对孩子的指导和帮助,而忽视了对孩子自主能力的培养。这种依赖性强的特点在多个方面都有所体现。首先,在学习上,一些儿童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探索和学习,导致他们缺乏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其次,在生活中,儿童往往依赖父母或他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自己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这种依赖性不仅限制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了他们刚毅品格的塑造。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容易感到无助和沮丧,从而难以形成坚定的意志和毅力。

二、内因与根源:现代儿童刚毅品格的“涵养重塑”

(一)聚焦儿童“内心”动作,构建品格“重塑”的逻辑框架

儿童的“内心”动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动作不仅体现为身体活动,更是心灵与精神层面的反映。“grit”在剑桥词典中的解释为“verysmall pieces of stone”,其中文释义为小石块, 小沙砾,刚毅。国外的安吉拉·达克沃什是宾西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系教授调研了数以千计的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拥有“grit”的品格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刚毅”在汉语中的解释为“刚强坚毅”。在本文中“做一个知行合一的‘grit’”,其意为培育一个具有像小石头具有刚毅品格的少年。在现代儿童刚毅品格重塑过程中,核心目标在于助力儿童在面对挑战与困难时,展现出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态度,培养逆境中成长的能力,这既需儿童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家长和教育者的引导与支持。

(二)立足儿童“发展”阶段,制定品格“重塑”的层次规则

儿童发展阶段为教育核心要素,涵盖生理、心理及社会能力全面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历经多个阶段,各具特色的发展特点与需求。刚毅品格重塑旨在探讨如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培养其坚韧、坚定及果敢品质。这种品格特质对儿童应对生活挑战与困难至关重要,助力他们克服障碍、实现目标。

(三)关注儿童“需求”变化,营造品格“重塑”的全位环境

儿童的需求随成长阶段的变迁而有所差异。在各个成长阶段,他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关注点各有侧重。为实现刚毅品格的塑造,务必紧密关注这些变化,构建一个全面、多角度的品格重塑环境。在物质需求层面,确保儿童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条件得到满足。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他们品格形成的重要保障,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品质;在情感需求层面,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温暖和学校的关怀,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儿童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人际交往能力;认知需求层面,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积极探索世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拓展与突破:现代儿童刚毅品格的“学科融合”

(一)以“智学”引路凸显儿童刚毅品格培育的“热情 + 坚持”

“智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注儿童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强调其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理念认为,语文与数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工具,更是塑造人格、培养品质的重要途径。在智学的引领下,儿童刚毅品格的培育应凸显“热情 + 坚持”的核心要素。热情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源泉,它能够激发儿童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欲望;坚持则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它能够帮助儿童在遇到困难时不轻言放弃,持续努力直至取得成功。

(二)以“艺术”熏陶助力儿童刚毅品格塑造的“创新 + 独立”

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形式,成为儿童刚毅品格塑造的有力助手,在艺术的世界里,儿童可以通过创作、表演和欣赏等方式,体验到不同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进而激发其创新意识和独立精神。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美术与音乐这两个学科中,美术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音乐则能够陶冶儿童的情操,让他们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从而培养起坚韧不拔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鲍爱霞. 跨学科视阈下中小学德育协同模式探析 [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4, 44 (02): 6-11.

[2] 刘炜 . 德育、艺术与数学的跨学科融合——以“校徽与国旗”综合与实践活动为例 [J]. 上海中学数学 , 2023, (12): 3-5+19.

[3 罗春芳 , 胡玉湘 . 新时代背景下的跨学科德育实践探索 [J]. 河南教育 ( 基教版 ), 2023, (05): 32-33.

苏州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 2022 年度一般立项课题,“ 形塑儿童刚毅品格 : 指向完整育人的小学德育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2/Q/02/017/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