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作者

龚玉燕

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广东 肇庆 526200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中职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促进中职数学课程与思政课程通向同行。本文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数学课程育人三个维度探讨中职数学教学思政模型,增强数学学科育人功效,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数学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外各种思想文化不断向我国渗透,这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也变得重要和紧迫。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发布,明确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等内容为主线,围绕国家认同、文化素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进行系统教育。特别是中职高考班的学生,他们即将进入大学,中职教师要围绕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开展教学。

中职数学知识点丰富,蕴含着很多的思想政治元素,中职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德育素养,自然的将课程思政融入数学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本人借鉴骆郁廷主编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一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崔占满提出的高中数学课程思政模型,试图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数学课程育人三个维度探讨中职数学教学思政模型,从而提高中职数学课程育人效果。

1 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可以分为“三观”教育和思想方式教育两个子维度。“三观”是指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中职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职数学教师可以挖掘中职数学知识点中蕴含的丰富的现实背景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正确的看法和观点,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更新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让学生能明辨是非,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感知生活的美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方式教育就是教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借助数学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中蕴含的一般规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思想认知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值等知识点时,利用二次函数或者正弦函数的图像,将函数的增减与人生的起浮结合在一起,告知同学们,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顺境和逆境、成功与失败是人生的常态,我们身处低谷,不要灰心气馁,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吸取经验教训,再次奋起拼搏;若身处顺境,要谦虚谨慎,居安思危,不骄不躁,争取到达人生顶峰。

教师在讲解指数时,通过指数幂的运算,说明日积月累、坚持的重要性。(一成不变),(每天努力一点点,终将有大收获),(每天偷懒一点点,终将一无所获)。从三个式子可以看到, 把我们每天都要做都会做的学习和工作当成 “1”,如果我们每天多努力一点、执着一点、耐心一点,坚持每天进步0.01, 一年之后我们得到的回报居然是30多倍的提升;而如果我们每天松懈一点,每天退步0.01,一年之后得到的回报将趋近于0。

2 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可以分为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政治信念教育。数学史和科学家的故事是思政元素的一部分,我们要挖掘数学知识背后的爱国爱社会主义精神。例如:中职数学教师在讲解椭圆知识时 ,因为卫星运行轨道都是椭圆,可以在情景假设中引入“天问一号”、“北斗导航”等航天知识,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增强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讲解圆柱、圆锥时,结合火箭图片,联想到科学家钱学森冲破美国重重阻挠,毅然选择回国效力的故事,还有结合抛物线知识,联想到“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南仁东的先进事迹,渗透“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的观念,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信念,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2022年12月开始,疫情管控全面放开,数学教师利用函数性质,可以借助数学函数模型,帮助学生预测新冠病毒感染应该是一个先快后慢再到趋于零的一个变化趋势,让学生不要恐慌,要充分相信党,相信国家政策,大疫不过三年,国家已经保护了我们三年,现在是该我们自己承担自己生命健康的时候了,同学们要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增强自身免疫力,最后一定能战胜新冠病毒。同时勉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增强本领,为国效力。

3 发挥中职数学课程本身的育人功能

数学课程育人包括理性思维方式教育和良好个性品质教育。中职数学新课标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载体。培根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数学本身存在的理性思维方式,利用类比、转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对学生施加理性思维教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方程,性质有相似和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进行学习。

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包括学心理健康,品德高尚,文明有礼,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等。后疫情时代,中职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行为变化以及良好习惯养成,要注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互帮互助、团队合作、关心班集体的精神品质。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某个知识、计算或者公式故意出错,然后让学生质疑纠正,鼓励学生要善于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本文提出课程思政融于中职数学的思政模型,中职数学教师要结合《新课标》和《教材》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分析学生情感和心理,自然融于课程思政,不能冲淡数学学科的知识学习,要注重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充分发挥中职数学学科的育人效果,帮助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

[2] 崔占满.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数学设计研究——以“圆锥曲线的方程”为例[D],天津师范大学,2022.

[3] 郭春华.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指数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教学例谈[J].文理导航,2021(12):46-47.

[4] 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