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门窗节能施工中的材料优化与成本控制策略

作者

丁小荣

银川建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50004

一、门窗节能施工的基本原理

门窗节能主要依靠传热原理和气密性能等方面来实现,传热原理在门窗节能设计中起着关键作用。热量的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对门窗而言,热传导则是通过窗框与玻璃材料本身的分子运动传递热量,例如金属窗框铝合金的热传导性能较好,容易使室内外热量交换,增加能耗;而塑钢和断桥铝窗框的热传导性能相对较弱,能有效减少热量的传导。热对流是通过空气的流动进行热量传递,门窗的气密性能差会致使空气渗透,从而形成热对流,促使室内热量散失或室外热量进入。气密性能对门窗节能的影响非常重要,良好的气密性能可以阻止空气的无序流动。如门窗密封不严时,室外冷空气会在风压和温差的共同作用下渗透进室内,而室内热气也会外泄,不仅增加了采暖及制冷的负荷,还降低了室内舒适度。与之相反,高气密性的门窗能够减少空气渗透,保持室内温度恒定,进而降低能源消耗。此外,门窗玻璃遮阳性能也对节能有重要影响,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通过窗户进入室内会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增大空调负荷。良好遮阳性能的玻璃,如 Low-E 玻璃,能反射或吸收部分太阳辐射,减少进入室内的热量,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二、门窗节能施工的要求

在国外,为推动建筑节能行业发展,保障能源合理利用,均制定了一系列严谨、全面的节能标准与规范。如美国的 ASHRAE 标准是一套被广泛应用认可的体系,其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和建筑用途,规定门窗在热传递、气密性能以及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规范要求。欧盟的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EPBD)则强调了整个建筑的能源性能,包括对门窗节能特性的严格约束。这些国际标准一般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当地的气候特点、建筑的功能分类(如住宅、商业、工业等),不仅对门窗的热工性能(如传热系数、热惰性等)有明确的数值限定,还对气密性能的测试方法和达标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范要求。同时,对于采光性能,也从保证室内充足自然采光以及避免过度眩光的角度给出相应的指导原则。

在国内,《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权威标准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重点关注商场、办公楼、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门窗节能设计,对其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等关键参数设定了详细且严格的数值要求,以适应不同气候区域的特点。例如在严寒地区,要求门窗应具备更低的传热系数,减少冬季室内热量的散失;在炎热地区,则更假注重遮阳系数要求,以降低夏季太阳辐射的热量。《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则紧密围绕居民住宅实际需求,从提高居住舒适度和降低能源消耗的双重角度出发,对门窗的气密性能、玻璃的选择以及窗框的材质和构造等方面提供了详尽的规范和设计指导。此外,这些标准还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节能要求的提升而不断修订和完善,以期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能源政策的变化。

三、门窗节能施工中常用材料分析

(一)窗框材料

铝合金窗框具有高强度、耐腐蚀、外形美观等优点,其金属材质使得窗框坚固耐用,能够承受较大风压,然铝合金的导热性能较好,隔热性能相对较弱。塑钢窗框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PVC),具有良好隔热性能,能有效阻止室内外热量相互传递,同时塑钢窗框的密封性较好,能减少空气渗透,但塑钢材质的强度低于铝合金,长期使用会发生变形。断桥铝窗框是在铝合金窗框基础上的改进,通过断桥结构有效阻隔热量的传导,兼具铝合金的高强度和良好的隔热性能,其耐久性强,不易受环境影响,但成本相对较高。

(二)玻璃材料

中空玻璃由两层或多层玻璃组成,中间形成封闭空气层,可有效提高隔热和隔音性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适用对保温要求较高的寒冷地区建筑,以及对噪音控制有需求的建筑场所。Low-E 玻璃表面镀有低辐射膜,能反射远红外线,降低室内外热传递,在夏季能阻挡室外热量进入,冬季能减少室内热量散失,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

(三)密封材料

密封胶条常见有橡胶、硅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等材质,橡胶胶条成本较低,但耐候性和耐久性一般;硅橡胶胶条耐高温、耐低温性能好,密封效果好,但成本较高;三元乙丙橡胶胶条综合性能好,耐老化及耐候性强。密封胶的选择要考虑其粘结性能、耐候性和弹性恢复能力,硅酮密封胶粘结力强,耐候性好;聚氨酯密封胶弹性好,适用于各种伸缩缝;聚硫密封胶密封性优异,常用于对气密性能要求高的场合,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能有效防止空气和水分渗透,提高门窗的节能性能。

(四)五金配件

优质的五金配件如合页、执手、铰链等,不仅能确保门窗的顺畅开启和关闭,还对门窗的节能性能和使用耐久性产生影响,如高精度的合页和铰链能够保证门窗密封性并减少空气渗透;耐用的执手能够方便用户操作,且不易损坏。五金配件的材质和工艺决定了其耐久性,不锈钢材质的五金配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经过表面处理的五金配件能增强其耐磨性和防锈能力,合适的五金配件能延长门窗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同时有助于保持门窗的节能效果。

四、门窗节能施工中的成本构成与影响因素

(一)材料成本

在门窗节能施工中,材料成本是主要构成部分,各类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对总成本有着深远影响。窗框材料如铝合金、塑钢、断桥铝等,其价格会随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及生产工艺改进而变动;玻璃材料方面,中空玻璃、Low-E 玻璃等的价格受到玻璃原片质量、镀膜技术及产能等因素制约;密封材料和五金配件的价格也会因材质和品牌不同而不同。通常,材料成本在门窗节能施工总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达到 50%-75% 。因此,准确掌握材料价格波动趋势,合理选择材料种类和品牌,对于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二)施工成本

人工费在门窗节能施工成本中占比较大,工人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都会影响人工费用高低;设备租赁方面,包括起重机、电焊机等施工设备的租赁费用,会受到设备型号、租赁时长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施工现场管理费用等间接成本也应考虑在成本内。施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一般在 20%-30% 左右,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效率以及合理安排设备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

(三)质量与成本的平衡

门窗节能施工中,保证节能效果是首要目标,同时也需要控制成本,要实现质量与成本的平衡,就需要在材料选取和施工工艺时进行综合考虑,不能仅仅为了降低成本而选用低质量的材料或简化施工流程,也可能会导致节能效果不达标,后期需要更多的维护改造成本。也不应过度追求高质量而不计成本,合理的做法是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目标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和施工方案,通过科学设计、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有效的成本管理,在保证节能效果的前提下,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五、门窗节能施工中的材料优化策略

(一)基于性能需求的材料选型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门窗的节能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如在寒冷地区,需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而在炎热地区,重点在于阻隔外部热量进入室内以及良好的通风散热,断桥铝门窗搭配遮阳性能优越的玻璃则能更好地应对高温天气。对于不同建筑类型,材料选型也需考虑,住宅建筑更关注舒适度和隔音,故窗框的密封性能和玻璃的隔音特性优先考虑;商业建筑对采光和外观有较高要求,大面积的透明玻璃结合高强度的窗框材料则更为合适。通过充分考虑气候条件和建筑类型差异,选取合适的门窗材料,能有效提高门窗的节能效果。

(二)新型节能材料的应用与探索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型节能材料在门窗领域的应用逐渐崭露头角,如真空玻璃是一种具有卓越隔热和隔音性能的材料,通过将两片玻璃之间的空气抽成真空,减少了热量的传导和声音传播,为建筑提供了更高效的节能解决方案。另一种新型材料是智能调光玻璃,根据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调节透明度,从而在保证采光的同时有效控制室内的热量吸收,还有纳米隔热材料,将纳米技术应用于门窗涂层,增强了隔热和防紫外线的性能。新型节能材料不仅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而且为门窗设计带来了更多创新,然而它们在推广应用方面面临高成本、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材料组合优化

窗框与玻璃的最优搭配是实现门窗最佳节能效果的关键,断桥铝窗框搭配中空 Low-E玻璃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组合,断桥铝的断桥结构能够有效阻止热量的传导,而中空 Low-E玻璃具有良好的隔热、遮阳和保温性能。在寒冷季节,中空层可以减少室内热量向外散失;在炎热季节,Low-E 涂层能够反射大量的红外线,降低室内温度的升高。通过科学的实验和模拟分析,针对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建筑使用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窗框与玻璃组合,最大限度提高门窗的整体节能性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同时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六、门窗节能施工中的成本控制策略

(一)采购管理

优化采购渠道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之一,通过深入市场调研,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直接获取更优惠的价格及更可靠的产品质量。同时,积极开拓多元化的采购渠道,对比不同渠道的价格和服务,能够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来源,并且在项目规模较大、需求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批量采购能够获得供应商的批量折扣,从而降低单位材料的采购成本。

(二)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减少浪费是降低成本的直接途径,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操作规范和节约意识,在材料的搬运、切割和安装过程中,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坏和浪费,并加强现场管理,对剩余材料进行合理的回收和再利用。再者,提高施工效率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方法,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人工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具,能够提高施工的精度和速度,降低返工率,从而节省成本。此外,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一次性达到节能标准和质量要求,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额外成本支出。

(三)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考虑门窗的长期使用成本,如维护和更换费用,能够更全面地评估项目的经济性。在选择门窗材料和设计方案时,不仅要关注初始采购和安装成本,还要充分考虑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频率和成本,例如某些高质量的节能门窗虽然初始投资较高,但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低维护需求,长期来看总成本可能更低。此外,对于易损部件的选择,应注重其可靠性和可替换性,以降低未来更换的成本和难度,通过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可以在保证门窗节能性能的前提下,做出更经济、可持续的决策,实现项目整体成本的有效控制。

结语

门窗节能施工在建筑节能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材料的优化选择、成本的有效控制以及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能够显著提高门窗的节能性能。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未来仍需持续探索创新,期待在材料研发上取得更多突破,开发出性能更优、成本更低的节能门窗材料。同时,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建筑节能发展的需求,为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楠 . 基于绿色节能技术在公共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1(09) :26-29

[2] 苟春龙 . 住宅建筑节能门窗隔热材料关键技术研究 [J]. 居舍 ,2023,(28):79-81+11

[3] 王波 . 建筑节能材料在室内装饰工程中的应用 [J]. 陶瓷 ,2023,(06):152-155.

[4] 王潇逸. 民用建筑节能中新型墙材及保温材料的运用探究[J]. 四川建材,2022,48(05):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