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应用研究
潘飞
泰安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一、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核心环节,其组织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应用直接影响工程的综合效益。近年来,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和结构形式的复杂化,施工过程面临质量控制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二、施工组织管理优化
(一)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是建筑工程组织管理中的核心环节,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按期完工并实现预期效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和关键路径法等科学管理工具,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的先后顺序,确保关键工序不受干扰,从而带动整体进度的有序推进。同时,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例如针对天气变化、材料到场延迟等情况,及时优化施工计划,避免工期延误 [2]。施工单位还应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时跟踪进度数据,实现对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的合理调配,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计划—执行—反馈—调整”的闭环管理机制。
(二)资源配置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资源配置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成本控制与施工效率。材料、机械和资金作为施工项目的三大核心资源,必须进行统筹与精细化管理。首先,在材料管理方面,应建立完善的采购与库存制度,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与供应的及时性;同时,推行“限额领料制”与信息化库存监控,避免因材料浪费或供应不足造成的成本增加。其次,在机械设备管理上,应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特点科学选择与调度机械,既要保证机械利用率,又要减少闲置与重复投入[3]。
(三)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建筑工程实施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与安全,因此人员管理是施工组织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与权限,避免因责任不清导致的管理混乱。同时,应注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通过定期开展技能比武、安全演练和技术讲座,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安全意识。此外,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奖励,对违规操作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以形成积极进取的团队氛围。对于大型复杂工程项目,还需注重多工种协作与沟通,发挥团队整体优势,避免因沟通不畅造成的工序衔接不当。
三、施工质量与安全控制
(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建筑工程达到设计要求与使用功能的关键环节。在施工前,应依据工程特点和建设目标,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方案,明确各阶段的质量目标、验收标准以及责任分工,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机制。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制度,对钢材、水泥、混凝土等主要材料进行抽样检测,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环节。
(二)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项目的顺利推进。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各个岗位和环节,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施工前需开展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每位工人清楚了解作业环境和潜在风险。在具体措施上,应重点加强临时设施的搭建质量,避免因脚手架、临时电路或围挡不稳导致的事故;对高处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安全防护用品,严格防坠落管理;同时加强对电气设备、易燃物品的管控,降低火灾风险。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巡查制度,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通过设置监测装置与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从而保障施工安全。
(三)质量与安全一体化控制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与安全并非相互独立的管理内容,而是需要协同推进的一体化体系。质量问题往往伴随安全隐患,例如混凝土浇筑不到位可能引发结构裂缝,进而导致承载力下降,增加安全风险。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控有机结合,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和交叉监督机制,实现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同时,应通过 BIM、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实时监控,将施工质量数据与安全监测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形成综合评价与动态预警,提高管理的前瞻性与科学性 [4]。
四、信息化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一)BIM 技术应用
BIM 技术作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能够实现设计、施工与运维全过程的信息集成与共享,显著提升施工精度与协作效率。在施工阶段,BIM可通过三维建模直观展现工程结构及管线布置情况,提前识别并解决管线碰撞、构造冲突等问题,减少返工率和资源浪费。同时,基于 BIM 的施工模拟能够帮助管理人员优化施工工序与进度安排,科学配置人力与设备,确保施工过程的有序推进。此外,BIM 平台具备数据可追溯与动态更新的优势,能够记录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信息,为后续运维阶段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通过 BIM 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升了施工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推动了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智能化监测与管理
随着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施工现场的智能化监测与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在施工现场布设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温度、湿度、振动、应力等关键数据,并传输至监控中心进行分析与处理,从而为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对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温湿度实时监测,可有效避免因环境条件不当导致的强度不足;对深基坑和高层结构的应力监测,则能及时发现结构异常并采取预防措施。
五、结论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技术应用是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强施工组织、严格质量与安全控制、推广绿色施工、引入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与工程整体水平。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月玥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 BIM 技术的有效应用策略探析 [J]. 中国住宅设施 , 2024, (12): 149-151.
[2] 吴林峰 . 建筑工程照明动力配电箱安装施工管理技术研究 [J]. 光源与照明 , 2024, (12): 177-179.
[3] 李伟 , 邓树密 , 周杰 . 人工智能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J]. 四川建筑 ,2024, 44 (06): 66-67.
[4] 林保水 .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 [J]. 江苏建材 ,2024, (06): 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