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融合路径探析
班永福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法律援助中心 017000
引言
在现代社会,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公民权益、推进法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将法律服务覆盖到基层,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和偏远地区,仍然是社会治理中的关键问题。同时,基层文化活动通过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已成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相结合,不仅能突破传统法律服务的局限,降低法律服务的门槛,还能通过文化形式使法律知识更加贴近群众,增强法律意识,从而提升法治宣传效果,推动法治文化的深入传播,为法治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本文将探讨两者融合的路径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法治建设提供新的方法与实践参考。
一、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公共法律服务的发展现状
公共法律服务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向广大群众提供的法律咨询、代理、调解等服务,其目的是为社会公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帮助。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公共法律服务取得了显著发展,但在服务体系、服务深度和服务覆盖面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公共法律服务主要通过法援中心、法律援助机构以及政府主办的相关项目进行,但其主要面向的群体通常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
尽管如此,公共法律服务的普及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许多基层地区法律资源匮乏,律师队伍不健全,许多群众对法律服务的认知不足,导致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达性受到限制。
(二)基层文化活动的现状
基层文化活动指的是在基层社区和乡村等地方开展的各类文艺活动、集体文化活动及其他精神文化建设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居民的归属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文化需求的提升,基层文化活动的形式日益多样化,涵盖了戏剧、音乐、舞蹈、书法、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
(三)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的融合现状
目前,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的结合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一些地方,已有将法律宣传融入文艺活动的尝试,但总体上,二者之间的融合还不够深入。大多数基层文化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未能有效承载法治教育的职能,法律服务也常常缺乏群众化、生活化的传播方式,难以通过文化活动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法律。
二、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融合的必要性
(一)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的可达性
公共法律服务虽然在一些城市和乡镇得到了发展,但其普及性和可接触性仍然面临较大挑战。通过与基层文化活动结合,可以将法律服务引入更广泛的群众群体中。文化活动通常具有较强的群众吸引力,能迅速聚集大量参与者,利用这一平台开展法律服务和宣传,能够使更多群众接触到法律知识,并促进其法律意识的提升。
(二)增强法治宣传的有效性
传统的法治宣传多以讲座、法律咨询等方式为主,往往显得过于枯燥和抽象,难以引起群众的兴趣和共鸣。而基层文化活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互动性,通过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艺创作、戏剧表演等方式,可以将法治宣传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通过情感的表达和故事化的呈现,法律知识能够更加生动地传递给群众,从而增强法治宣传的有效性。
(三)推动法治文化的深入传播
法治文化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在基层。通过基层文化活动可以促进法治文化的广泛传播,并将其深深植根于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其法律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三、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融合的路径探析
为提升社区法治文化水平,增强居民法律意识,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动法治融入社区生活。
一方面,将法律教育巧妙融入社区文化活动。组织法治文化主题文艺演出,以话剧、戏剧、舞蹈等生动形式,围绕身边法律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演绎,让群众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法律的重要性。在传统节庆等文化活动中,开展法治文化专题讲座与互动活动,增设法律讲座、咨询环节,通过互动交流,加深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同时,利用节假日组织法治知识竞赛、法律宣传展示等活动,增强群众参与感,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
另一方面,加强法律服务与社区服务的紧密结合。在社区文化活动场所设立法律服务点,安排流动法律服务车,邀请专业律师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与帮助,及时解决群众法律难题。同时,注重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其法律素养,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为居民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服务。
此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法治文化广泛传播。创建法治宣传 App 和社交媒体平台,结合基层文化活动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法治宣传范围。
四、案例分析: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融合的成功实践
(一)某地“法治进社区”文艺演出活动
某地通过将法律知识与文艺演出相结合,组织了多场以法治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这些演出采用了生动的剧本和富有表现力的表演,通过讲述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故事,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学习法律知识。每场演出后,社区工作人员还组织了法律知识问答和法律咨询服务,通过互动环节吸引了大量群众参与。通过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也促进了法治教育与文化娱乐的结合,使法治宣传更具亲和力和有效性。
(二)某地区流动法律服务车与文化活动结合的案例
某地区通过“流动法律服务车”将法律服务带入每个乡村和社区,并与当地的文化活动紧密结合。在传统的文艺演出和节庆活动期间,法律服务车提供了现场法律咨询和法律知识宣传。通过这一创新方式,法律服务能够直接触及到每一个居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和社区,群众在参与文艺活动的同时,获得了实用的法律知识与帮助,促进了法治文化的传播和群众法律意识的提升。流动法律服务车的设置不仅方便了居民获取法律服务,也让法律服务的普及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五、结语
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的融合,不仅是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路径,也是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将法律服务与文化活动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法律服务的可达性和群众参与度,推动法治文化的广泛传播。未来,应继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与基层文化活动的融合,探索更多符合当地特点的创新形式,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为实现全面法治目标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凯 . 公共法律服务: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实践进路 [J]. 法治时代 ,2024,(02):7-12.
[2] 李湛. 共同缔造基层治理法治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江汉实践[J].法治时代 ,2024,(02):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