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金属矿山开采的采矿专业技术创新
卢峰
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晋宁磷矿 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 650600
引言
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作为获取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传统的采矿技术在效率、安全及资源利用率等方面逐渐显现出局限性。一方面,复杂的地质条件给开采作业带来诸多难题,传统技术难以高效应对;另一方面,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安全标准,也倒逼行业进行技术革新。在此背景下,采矿专业技术创新成为地下金属矿山开采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的创新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一、地下金属矿山开采工艺创新
1.1 充填开采工艺优化
传统的充填开采工艺存在充填效率低、材料成本高以及充填体强度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难题,新型充填开采工艺应运而生。在充填材料方面,研发出利用工业废料如尾砂、煤矸石等作为主要原料的新型充填材料,既降低了成本,又实现了废物再利用,符合环保要求。同时,通过改进充填设备和工艺,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精确控制充填量和充填速度,大大提高了充填效率。此外,优化充填体的配比和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地质条件,增强对采空区的支撑能力,有效减少地表沉降,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高效采矿方法创新
为提高开采效率,创新了多种高效采矿方法。例如,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该方法结合了空场采矿法和充填采矿法的优点,先采用空场法进行矿石回采,形成较大的开采空间,提高采矿效率,待矿石回采完成后,再对采空区进行嗣后充填,保障矿山安全。此外,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通过改进分段高度、崩矿参数等,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矿石损失和贫化。这些创新的采矿方法根据不同的矿体条件和开采要求灵活运用,显著提升了地下金属矿山的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1.3 智能化开采工艺应用
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为地下金属矿山开采工艺带来了革命性变革。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对矿山地质结构进行精确模拟,结合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的矿体信息,实现开采方案的智能设计和优化。在开采过程中,通过远程遥控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采掘、运输等环节进行精准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开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智能化开采工艺还能够对开采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为矿山的高效、安全开采提供有力保障。
二、地下金属矿山开采设备创新
2.1 新型采掘设备研发
传统采掘设备在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高强度开采作业时,存在效率低、能耗高、可靠性差等问题。新型采掘设备的研发针对这些不足进行了改进。例如,研发出适应不同硬度矿体的高效采掘机械,采用先进的切割技术和动力系统,提高采掘效率和破碎能力。同时,优化设备的结构设计,使其更加紧凑灵活,便于在狭窄的地下空间作业。此外,新型采掘设备还注重节能环保,采用新型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2.2 自动化运输设备升级
地下金属矿山的矿石运输是开采作业中的重要环节,传统运输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自动化运输设备的升级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采用无人驾驶矿用卡车和自动轨道运输系统,实现矿石的自动化运输。这些设备通过先进的导航和定位技术,能够在复杂的地下巷道中自主行驶,准确完成矿石的装载和运输任务。同时,自动化运输设备还与矿山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联网,实现运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人力成本。
2.3 智能监测设备应用
为切实保障矿山开采安全,智能监测设备于地下金属矿山领域已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在复杂的开采环境中,应力传感器可敏锐捕捉矿山岩体应力的细微变化,位移传感器能精准监测巷道围岩位移情况,气体传感器则严密监控一氧化碳、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这些传感器如同忠诚的卫士,持续采集关键数据,并借助无线网络迅速传输至监控中心。在监控中心,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协同运作,深度处理分析海量数据,凭借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及时察觉潜在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发出精准预警信号。智能监测设备的应用,成功实现了矿山安全监测从人工到自动化、智能化的飞跃,为矿山安全生产筑牢了坚实可靠的保障防线。
三、地下金属矿山安全监测技术创新
3.1 多源信息融合监测技术
传统的安全监测技术往往只关注单一因素,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估矿山的安全状况。多源信息融合监测技术整合了地质勘探数据、开采作业数据、传感器监测数据等多种信息源,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掌握矿山的地质结构变化和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例如,将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与实时监测的应力、位移数据相结合,能够直观地展示矿山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趋势,为安全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3.2 动态预警技术发展
动态预警技术是保障矿山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和历史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动态预警模型,能够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警阈值,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当监测数据达到预警阈值时,系统能够迅速发出预警信号,并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同时提供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3.3 虚拟现实安全培训技术
传统的安全培训方式存在培训效果不理想、培训成本高等问题。虚拟现实安全培训技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矿工营造逼真的矿山作业环境,让矿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安全培训和操作演练。通过模拟各种危险场景和事故情况,使矿工能够亲身体验事故发生的过程和后果,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虚拟现实安全培训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矿工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培训成本,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结语
地下金属矿山开采的采矿专业技术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资源开采效率、保障开采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在开采工艺、设备以及安全监测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有效解决了传统开采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显著提升了地下金属矿山的综合效益。然而,随着金属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开采条件的日益复杂,采矿专业技术创新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应继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推动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在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中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促进地下金属矿山开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要 东 , 段 伟 . 金 属 矿 地 下 开 采 采 矿 方 法 优 选 [J]. 采 矿 技术 ,2025,25(01):48-53.
[2] 李泽昆 . 金属地下矿山缓倾斜中厚矿体采矿方法优化选择及应用 [J]. 中国金属通报 ,2024,(01):26-28.
[3] 苗勇刚 , 王海军 , 张长锁 , 等 . 某金属矿地下开采地表沉降影响分析 [J].中国矿业 ,2023,32(11):197-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