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英语启蒙中的实践与反思
王瑜 罗熠男 指导老师:彭小玉
阜阳师范大学
随着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进程的加快,我国学生英语学习越发低龄化,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受到家长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幼儿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然而幼儿注意力易分散、认知以形象思维为主。游戏化教学以其趣味性、互动性和情境性,能够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激发幼儿英语学习兴趣。本文旨在探讨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英语启蒙中的实践应用,并对其效果与问题进行反思。
一、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幼儿英语启蒙的理论基础与意义
(一)理论基础
1.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应拥有语言、逻辑 - 数学、空间、身体 - 运动等八种智能。游戏化教学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形式,调动幼儿多种智能参与英语学习。例如,角色扮演游戏能锻炼幼儿的语言智能、身体 - 运动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拼图游戏可提升幼儿的空间智能,同时融入英语单词学习,促进语言智能发展。
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其认知发展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和活动。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具体经验,在游戏情境中,幼儿能够主动探索和学习英语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
(二)重要意义
1. 激发学习兴趣:游戏的趣味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接触英语,将学习英语视为有趣的活动,并非无聊的抽象学习,从而激发幼儿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2. 符合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好动、好奇心强,游戏化教学通过肢体活动、互动游戏等形式,满足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英语,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3. 培养综合能力:游戏化教学不仅仅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还能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等综合能力。
二、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英语启蒙中的实践案例
(一)教学对象
选取 F 市幼儿园中班 20 名幼儿作为教学对象,这些幼儿此前未接受过系统的英语启蒙教育。
(二)教学目标
1. 能掌握 50 个常见的英语单词,包括动物、颜色、日常用品等类别。
2. 能熟练说出 10 组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如问候语、礼貌用语等。
3. 激发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参与性。
(三)具体实践
1. 单词学习游戏:采用“单词卡片寻宝”游戏。教师提前将印有英语单词和对应图片的卡片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幼儿分组进行寻找。找到卡片后,幼儿需大声读出单词,并说出卡片上图片对应的中文意思。例如,找到“cat”卡片的幼儿,要大声说“cat,猫”。这个游戏不仅让幼儿在寻找卡片的过程中锻炼了观察力和行动力,还能加深对单词的记忆。
2. 日常用语学习游戏:开展“情景表演小剧场”游戏。教师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如超市购物、餐厅用餐、朋友见面等。幼儿分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用所学的英语日常用语进行对话表演。比如在超市购物场景中,“顾客”会说“Hello! How much is this?”,“收银员”回答“It’s five yuan.”。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幼儿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歌曲与律动游戏:学唱英语儿歌是幼儿英语启蒙的重要方式。教师教幼儿学唱《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ABC Song》等经典英语儿歌,并为歌曲配上简单的动作和舞蹈。幼儿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在欢快的节奏中学习英语歌词,感受英语的韵律和节奏,同时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三、游戏化教学实践的成效
(一)学习兴趣显著提高
通过观察发现,在实施游戏化教学后,幼儿参与英语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原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幼儿,也能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在游戏结束后还表现出意犹未尽的状态。在一次问卷调查中, 90% 的幼儿表示喜欢英语课,原因是“英语课有很多好玩的游戏”。
(二)英语知识掌握良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化教学,幼儿在英语单词和日常用语的掌握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单词测试中,大部分幼儿能够准确认读和拼写所学的 50 个单词,平均正确率达到 85% ;在日常用语的使用方面,幼儿在模拟情境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简单交流,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三)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例如在小组游戏中,幼儿需要相互协作、交流,共同完成游戏任务。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他们能够根据情境自由发挥,创造出独特的对话内容。
四、游戏化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1. 游戏设计与教学目标结合不够紧密:部分游戏过于注重趣味性,而对英语知识的教学目标体现不足。例如,在一些游戏中,幼儿虽然玩得很开心,但对英语知识的学习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游戏难度把控不当:不同幼儿的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但在游戏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个体差异,导致部分游戏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幼儿来说难度过大,他们无法顺利参与游戏;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幼儿,游戏又缺乏挑战性,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 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由于游戏的趣味性,幼儿往往沉浸其中,导致游戏时间过长,留给知识讲解和总结的时间不足。有时甚至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影响教学进度。
(二)优化策略
1. 强化游戏与教学目标的结合:在设计游戏时,教师要明确每个游戏所对应的教学目标,确保游戏内容紧密围绕英语知识和技能展开。例如,在设计单词学习游戏时,要保证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多次重复认读和运用单词,加深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2. 合理把控游戏难度:在游戏设计前,教师要对幼儿的英语水平进行全面了解,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游戏任务。对于基础较弱的幼儿,可以提供更多的提示和帮助;对于基础较好的幼儿,则增加游戏的难度和挑战性,如设置更高难度的英语问题或更复杂的游戏情境。
3. 科学分配教学时间: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合理规划每个游戏和教学环节的时间。在游戏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时间,当游戏达到预期效果或时间接近预设时长时,及时引导幼儿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同时,要预留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结论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英语启蒙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积极的作用,通过实践案例可以看到,它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英语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通过强化游戏与教学目标的结合、合理把控游戏难度以及科学分配教学时间等优化策略,可以进一步提升游戏化教学在幼儿英语启蒙中的应用效果,为幼儿英语启蒙教育提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促进幼儿在英语学习方面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