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作者

陈淑婧

福州工商学院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摘要: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以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结合永泰当地特色防御性民居——庄寨和家文化,通过分析庄寨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在促进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采用“ 旅游 + 庄寨 + 家文化 ”模式,以使能够更好地传承文化资源。

关键词:庄寨;家文化;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旅游

一、引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旅游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发乡村文化旅游,吸引游客旅游消费,进一步带动乡村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永泰县位于福建省省会福州,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有“福州后花园”之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的庄寨建筑文化资源等[1]。多年来,永泰县政府也一直将旅游产业作为县支柱产业来扶持发展,2022年3月,福州永泰庄寨被列入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WMF)2022年世界建筑遗产观察名录。围绕庄寨保护而产生的凝聚力,以建筑遗产牢系传承“家文化”,正是永泰庄寨的关键价值所在。本文以永泰庄寨为例,在文献与案例基础支撑下,讨论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和策略。

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

1.国内外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的数据,乡村旅游业务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从过去的某一基数增长到更高的水平,如从去年的100亿元增长到今年的1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预计到2024年,全国乡村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

国内外乡村文化旅游呈蓬勃态势,各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特色和文化背景,开发出了多样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例如,中国山东临沂市沂南县利用竹林、泉水、古村落的资源优势,以古村生态和沂蒙民俗为文化特色,打造融体验、度假、休闲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沂蒙山乡综合性旅居目的地;美国纳帕谷以葡萄酒文化和庄园文化闻名,成为集品酒、餐饮、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休闲文旅小镇;日本北海道的富田农场以花卉观光为主,延伸花卉产业链,打造了丰富的旅游产品。

2.庄寨的历史沿革与建筑特色

永泰庄寨与一般的土楼相比不仅形制不同,而且规模更大、功能更丰富。永泰庄寨并非富庶之地大兴土木而创造的一派民居,而是为了应对战乱、匪患、抗争而建造的建筑。其大部分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土木穿斗结构。内设厅堂、天井、厢房、跑马道等,采光、通风、排水等设施一应俱全,碉楼、瞭望窗、过水道等防御系统完备。由此展现出丰富地域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及居住、美学等多重价值。

因为是供家族聚居,永泰庄寨大多呈现出中轴对称的空间格局,庄寨中的空间结构体现出许多家族文化中对于礼制的凸显强化。如:正厅是供奉祖先灵位的地方,是祖先的灵魂安息之所,也就是庄寨中最重要的空间。每年特定日子,各个家族会举办祭祀仪式,居住在各地的族人回到永泰庄寨祭祀先祖;族人按照房族、辈分等分配居住房间;位于庄寨中轴线中心上的正厅,属于族人共有,是举办婚丧嫁娶仪式的场所。

历史上,永泰庄寨总量超过2000座,现存较好的庄寨有150多座,被誉为“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永泰庄寨建筑群在2018年10月被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会议审计通过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次年10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家文化

永泰庄寨家文化历史悠久,始于唐朝,兴于明清,是当地家族、宗族凝心聚力的成果。家文化体现在庄寨的壁垒、天井、灯梁、楹联等各个角落。“两世积俭勤愿子子孙孙勿忘先业,一朝新甲第庶绵绵奕奕长庇后人”、“修其孝弟忠信,教以礼乐诗书”,庄寨内楹联匾额上镌刻的族规家训蕴含着尊师、勤俭、励志、团结互助,体现了庄寨文化中的晴耕雨读、兼修文武的传统教育方式。传“安宅在仁”理念,播耕读传家风尚,将中国的文明、政治、传统宗教、礼俗与文化生活融于一体。

永泰庄寨家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宗族、乡亲情感与祠、庙、宗教活动维系起来信仰体系,都是庄寨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永泰庄寨修复保护过程中,除庄寨后人全员参与,积极捐款捐物,各地宗亲也为庄寨修缮与发展献策献力,反映了家文化延续的意义,有待积极挖掘、丰富、传承。

三、永泰县乡村文化旅游开发实践

永泰多古村落。国家级的传统村落就有33个,省级的有47个。但年久失修,完好者少。为了推动传统村落重焕新生,从“两手插兜”到“齐心共建”,永泰县在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过程中,积极构建与村民利益紧密相连的机制,先后引导成立38个民间理事会,广泛调动村民全面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2]。

随着永泰乡村建设的加快,建筑的变化尤其明显。以白云乡北山寨为例,现今已改成民宿,因位于白云乡和被竹海包围成一个爱心形而将民宿取名为“白云相爱”。将原本瞭望警戒之用的铳楼改成休闲平台,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大动干戈,基本保持原貌。北山寨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双赢的庄寨保护模式,实现文化遗产的良性循环。

四、永泰县乡村文化旅游的策略

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产品创新。永泰县的乡村旅游发展因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点-线-面”整合规划,解决永泰庄寨旅游“只能看,不能玩”,让游客住下来,深度体验乡村生活。基础设施配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提高永泰县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景区的分散性,联结旅游景点增强旅游线路的耐玩性,从而优化旅游体验与拓展旅游市场。此外应全面发展永泰县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的同时保护资源。通过“吃、喝、玩、乐”四个维度,最大程度激活游客旅游意向,利用季节分明优势和永泰庄寨季节美食,开发时节旅游,突破庄寨旅游的淡旺季现象。

在庄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注重将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对家文化的理解与认同[3]。结合家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传播,设计特色旅游产品。以庄寨家文化为题材,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创新家文化的传播。借影视作品的热度形成新一波的打卡胜地。除此之外,永泰庄寨可以利用近年来兴起的“抖音”、“小红书”等APP来发表有关家文化的旅游产品,做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4]。

五、结论

黄墙青瓦,荷花送香。内为庄,外为寨,文为庄,武为寨。庄寨承载了当地家族凝心聚力、聚落在农耕社会生存的历史记忆,散发乡土中国民间古建筑的魅力。然而历史沧海桑田,古老的土、木、石结构的庄寨随着时光的洪流濒临瓦解,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以“家文化”为纽带,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尤其是传统山林经济的振兴与庄寨文化遗产的复兴。让庄寨“活”起来,然后活下去。

参考文献

[1]黄惠颖.后疫情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以福州市永泰县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3(09):80-82.DOI:10.19875/j.cnki.jzywh.2023.09.027.

[2]永泰县  让传统村落美美与共[J].农村工作通讯,2023(16):9-10.

[3]姚墨旺.文化遗产保护中社区参与的机理[D].福建农林大学,2022.DOI:10.27018/d.cnki.gfjnu.2022.000418.

[4]卢雨.文旅融合视角下福州永泰庄寨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0.DOI:10.27019/d.cnki.gfjsu.2020.0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