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型传感器在原油含水化验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刘泉宏 刘泉宏 薛海波 廉飞 张向江 赵海东 杨乾

中原油田分公司油气储运中心 河南省濮阳市 457000

一、引言

原油是工业生产的“血液”,其品质检测对石油产业链至关重要。含水率是衡量原油质量和经济价值的关键指标,影响交易结算、储运安全和炼化效率。传统检测技术如蒸馏法和离心法存在效率低、误差大和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光纤、微波、电容等新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智能化特点,为原油含水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研究这些传感器的应用对石油工业检测技术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二、传统原油含水化验方法的局限性

(一)检测流程冗长影响效率

蒸馏法作为传统原油含水化验的常用手段,需依次完成样品称量、加热蒸馏、冷凝收集、体积测量等步骤。实际操作中,单次完整检测耗时通常在 2 - 4小时,难以满足原油生产现场对含水率数据的实时监测需求。在海上油田开采等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场景下,检测滞后可能导致生产调度延误,增加运营成本与安全风险。

(二)人工操作导致数据偏差

离心分离法依赖操作人员精准控制离心设备的转速、时间等参数,且水层体积的读取过程受主观判断影响较大。不同操作人员的手法差异与经验水平不一,常使同一批次样品检测结果出现 5%-10% 的偏差,严重影响检测数据的可靠性与重复性。

(三)复杂工况适应性不足

面对高黏度、高含蜡原油,传统蒸馏法易因加热不均导致水分蒸发不充分;处理含大量固体杂质的原油时,离心分离法会因杂质干扰水层分离,致使检测结果失真。此外,在高温、高压、强电磁干扰等恶劣环境下,传统方法的检测精度与稳定性难以保障。

三、新型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技术优势

(一)光纤传感器:光信号的精密感知

光纤传感器基于光在介质中传输特性变化实现含水率测量。当光在光纤中传播并与原油中的水分接触时,水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和散射,会引起光的强度、相位、波长等参数改变。通过高精度光电转换装置和复杂信号处理算法,将光信号变化转化为含水率数值。其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可实现长距离分布式监测、探头体积小巧等优势,适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原油在线检测。

(二)微波传感器:介电特性的高效运用

微波传感器利用微波在原油中传播时,水分与油分介电常数的显著差异进行含水率检测。由于水的介电常数(约 80)远高于原油(约 2 - 3),微波穿透含有不同水分的原油时,信号衰减程度和相位会发生变化。通过高精度微波探测器捕捉这些变化,并结合校准模型计算,可快速获取含水率数据。该传感器具备非接触式测量、响应速度快、可实时动态监测等特点,有效避免传感器受原油腐蚀、结垢影响。

(三)电容传感器:介电常数变化的灵敏检测

电容传感器基于原油中水分和油分介电常数的差异工作。传感器由两个电极和中间的绝缘介质构成,当原油通过电极间隙时,水分含量变化会导致介质整体介电常数改变,进而引起电容值变化。通过对电容值的微小变化进行放大、滤波和校准处理,可精确计算出原油含水率。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灵敏度高,便于与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实现原油含水率的连续在线监测。

四、新型传感器在原油含水化验中的应用实践

(一)海上油田开采的实时监测

在某深海油田项目中,部署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构建含水率监测网络。传感器探头沿原油输送管道间隔安装,实时采集各节点数据并通过光纤传输至中央控制室。配套智能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与趋势预测,检测时间从平均3 小时缩短至 5 分钟,测量精度提升至 ±0.5%, 。通过分析长期监测数据,技术人员掌握了含水率随开采周期、油层深度变化规律,为优化开采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二)原油储运环节的质量管控

大型原油储备库在卸油管道安装微波传感器,对每批次卸入储罐的原油进行连续监测。当检测到含水率超过阈值时,系统自动报警并关闭阀门,防止不合格原油混入储罐。应用后,检测效率提升 80% ,人工抽检频率降低 60% ,显著减少人力成本和检测时间。同时,通过对多批次数据统计分析,可辅助评估原油产地品质差异,为采购决策提供依据。

(三)炼化企业生产的精准控制

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进料环节采用电容传感器实时监测原油含水率,并与集散控制系统(DCS)联动。当含水率波动时,系统自动调整蒸馏塔操作参数,确保生产稳定。实践显示,该应用使原油预处理环节含水率控制精度提高40% ,装置运行效率提升 15% ,有效减少因含水率波动导致的设备故障和产品质量问题,年节约生产成本数百万元。

五、新型传感器应用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应用中的主要挑战

复杂介质适应性难题:原油成分复杂,不同产地原油物性差异大,且存在乳化水、游离水等多种形态水分,易干扰传感器测量准确性。此外,原油中硫化物、有机酸等腐蚀性成分,会加速传感器探头老化损坏。

成本效益平衡困境:部分新型传感器研发制造成本高,企业初期采购资金压力大。同时,传感器的定期维护、校准等后续运营成本,进一步增加企业经济负担。

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新型传感器涉及多学科知识,其安装调试、故障诊断和日常维护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当前石油行业相关人才储备不足,企业面临人员培训周期长、流失率高等问题。

(二)针对性应对策略

推动技术创新: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开发自适应补偿型传感器。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测量数据建模,实现自动校准;研发新型耐腐蚀材料,改进传感器结构设计,提升环境适应性。

优化成本管理:企业通过规模化采购、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降低设备采购成本。探索 “设备租赁 + 技术服务” 商业模式,由供应商负责设备安装、维护与校准,企业按使用付费,减轻资金压力。

加强人才培养:高校和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企业建立完善培训体系,通过技术讲座、实操演练、校企合作等方式,提升现有人员专业技能。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

六、结论

新型传感器的应用为原油含水化验带来技术革新,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法效率低、误差大等问题,在提升检测精度、缩短检测时间、降低人工成本等方面成效显著。通过在石油工业多环节的实践应用,已成为保障原油质量、优化生产工艺的重要技术手段。尽管目前新型传感器应用仍面临介质适应性、成本控制、人才储备等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经验积累和各方协同努力,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深度融合,原油含水化验技术将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为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淼 , 郭新冬 , 鲁义 , 等 . 新型智能原油含水在线检测装置的研究与现场应用 [J]. 自动化博览 ,2022,39(12):75-77.

[2]李明璐.原油含水化验分析计量方法的研究[J].化工管理,2020,(06):30-31

[3] 丁新燕 , 白雪 , 弓莹 , 等 . 原油含水测定及化验分析方法的研究 [J]. 榆林学院学报 ,2019,29(02):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