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研究

作者

宋超阳 于文武

大连科技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辽宁大连 116045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变革的重要力量。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专业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策过程,直接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轨迹。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通过收集、整合并分析学生兴趣、能力、职业规划及市场需求等多维度数据,结合先进的算法模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推荐。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迷茫与困惑,还能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全面设计与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显著提高专业选择的准确性和满意度,为学生和教育机构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大数据;学生专业选择;个性化推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教育资源配置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领域,学生专业选择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决策过程。合理的专业选择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个人优势,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传统的专业选择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如信息获取渠道有限、缺乏科学依据等。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学生专业选择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二、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设计原理

2.1 系统架构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四个部分。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学术成绩、兴趣爱好等多维度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预处理;数据分析模块则运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专业选择建议;用户界面模块则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展示分析结果和建议。

2.2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系统的基础环节。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学生数据,系统需要从多个来源进行采集,包括:

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籍贯、家庭背景等基本信息。

学术成绩:包括学生的高考成绩、在校成绩、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等。

兴趣爱好:通过问卷调查、在线测试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职业规划等信息。

外部数据:如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前景、专业排名等外部数据,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2.3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预处理。数据清洗旨在去除重复、错误或无效的数据;数据整合则是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合并,形成完整的数据集;数据预处理则是对数据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等处理,以便后续分析。

三、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实现方法

3.1 数据挖掘算法

数据挖掘算法是系统的核心。为了得出科学合理的专业选择建议,系统需要运用多种数据挖掘算法,如分类算法、聚类算法、关联规则挖掘等。

分类算法:通过训练数据集构建分类模型,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预测。例如,可以利用学生的学术成绩和兴趣爱好等信息,构建专业分类模型,预测学生适合报考的专业。

聚类算法:将学生数据按照相似度进行分组,形成不同的学生群体。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生群体的共同特征和差异,从而为专业选择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联规则挖掘:挖掘学生数据中的关联关系,如“某门课程成绩好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某个专业”等。这些关联规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专业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3.2 匹配算法

匹配算法是实现专业与学生精准匹配的关键。系统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匹配算法,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信息、学术成绩、兴趣爱好等多维度数据,为学生推荐最适合的专业。匹配算法可以采用基于规则的匹配、基于协同过滤的匹配或基于深度学习的匹配等方法。

基于规则的匹配: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匹配,如根据学生的高考分数和排名,推荐相应的专业。

基于协同过滤的匹配:利用学生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推荐。例如,可以找到与当前学生相似的其他学生,并推荐他们选择的专业。

基于深度学习的匹配:利用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匹配预测。通过训练大量学生数据,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对未知学生进行专业推荐。

3.3 数据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是将分析结果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的重要手段。系统需要设计合理的数据可视化界面,展示学生数据分析结果和专业选择建议。常见的可视化图表包括条形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条形图:用于展示不同专业的选择人数、录取难度等信息,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热门程度和竞争程度。

折线图:用于展示学生成绩、兴趣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不同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散点图: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学生的学术成绩与兴趣爱好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不同变量之间的关联性。

四、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应用效果

4.1 提高专业选择满意度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能够综合考虑学生的个人信息、学术成绩、兴趣爱好等多维度数据,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选择建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选择满意度,还能减少因专业选择不当而导致的学业困难和职业困惑。

4.2 提升教务管理水平

系统能够为高校教务管理部门提供全面的学生数据分析和专业选择建议,有助于教务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专业需求,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此外,系统还能够实现对学生数据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教学问题。

4.3 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系统对学生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专业的需求和趋势,为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招生情况和就业前景,调整招生计划和课程设置,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案例分析

以某高校为例,该校引入了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并对学生数据进行了全面采集和分析。通过系统的推荐和匹配,学生选择了更加适合自己的专业,并在学业和职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教务管理部门也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和建议,制定了更加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六、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大数据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有效解决了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迷茫与困惑问题。然而,系统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数据覆盖面有限、推荐算法需进一步优化等。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系统功能,扩大数据来源,提高推荐准确性;同时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专业选择服务。

参考文献

[1] 冯丽慧, 冯立智. 数据挖掘在毕业论文成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 30:7150-7153.

[2] 徐章韬. 用信息技术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以数学学科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 2015, 12:29-33.

[3] 孟莹. 学校选课系统数据库实现的大数据分析[J]. 求知导刊, 2017年第29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学生专业选择

系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作者简介:宋超阳(2002—)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大连科技学院

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金项目:大连科技学院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学生专业选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