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地铁地下商业的智慧化转型升级路径
邢海青
合肥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前言:地铁作为现代城市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不仅承担着客运功能,还催生了独特的地下商业形态。地铁地下商业依托庞大的客流量,具有得天独厚的商业发展潜力。然而,传统的地铁地下商业面临着诸如运营效率不高、购物体验同质化、设施老化等问题。在数字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慧化成为地铁地下商业突破发展瓶颈、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进行智慧化转型升级之后,地铁地下商业能够实现运营管理的优化、购物体验的创新以及资源利用的高效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一、地铁地下商业智慧化转型升级的作用
(一)提升消费体验
地铁地下商业智慧化转型的首要意义在于借助科技手段优化消费环境,提升顾客体验。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地铁地下商业可以在个性化推荐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营销,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举例来说,有了智能导航系统的加持,顾客可以轻松找到目标店铺或商品;基于位置的服务(LBS)能够推送周边优惠信息,激发顾客的即时消费欲望。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更能让消费者享受沉浸式购物乐趣,购物时“乐不思蜀”,推动消费从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升级。
(二)提高运营效率
对于地铁地下商业来说,智慧化转型意味着管理模式的革新。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商家可以实时监控库存、销售数据,快速感知并响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减少库存积压,提高运营效率 [1]。同时,智能安防系统能有效预防盗窃、火灾等安全隐患,保障商业环境的安全稳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能够减少对人力的依赖,降低运营成本。整体而言,智慧化转型有助于地铁地下商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三)促进绿色发展
地铁地下商业的智慧化转型,也是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应用智慧照明、智能温控系统等节能技术,能够显著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此外,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物流路径,减少不必要的运输和包装浪费,也是实现绿色经营的有效手段。在智慧城市框架下,地铁地下商业的智慧化转型还能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实现数据共享 [2],如与公共交通系统无缝对接,提供更加便捷的换乘服务,进一步促进城市生活的智能化、便捷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地铁地下商业智慧化转型升级路径
(一)数字化运营管理
数字化运营管理是地铁地下商业智慧化转型的基础。为此,地铁地下商业区域应安装智能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采集客流量、消费习惯、商品库存等数据,这是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的第一步。利用云计算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可以揭示出乘客的消费偏好、高峰期分布等关键信息。基于此,地铁公司可以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优化商品布局,提升顾客满意度。
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之后,地铁公司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客流预测,动态调整店铺营业时间、员工排班和商品库存。在高峰期,可增加临时收银台和导购人员,确保顾客快速结账和咨询;在低谷期,则可以适当减少资源投入,降低运营成本。最后,通过构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地铁公司可以收集和分析顾客的个人信息、消费记录等数据,为每位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3]。例如,根据顾客的购买历史,推送优惠信息和新品上市通知;通过积分和会员增强顾客忠诚度,提升复购率。
(二)智能化购物体验
提升顾客的购物体验是地铁地下商业智慧化转型的关键。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地铁公司可以为乘客提供便捷、高效的购物体验,提升商业吸引力。具体而言,地铁公司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智能导购和个性化推荐;设置虚拟助手,利用语音交互为顾客提供购物指导和建议,不断提升顾客回头率和满意度;开展无人零售与自助服务,提升购物效率。例如,地铁公司可以在商业区域设置智能售货机、自助结账机等设备,顾客只需扫描商品条形码或使用移动支付即可完成购买。相较于人工收银台,这些无人设备不仅节省了排队等待的时间,还降低了人力成本。
除了上述举措之外,还可以引入无人便利店等新型业态[4],为顾客提供 24小时不间断的购物服务。另外,采用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顾客提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例如,通过 AR 技术,顾客可以在虚拟试衣间中尝试不同款式的服装;通过 VR 顾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游览商品展示区。这些技术不仅增加了购物的趣味性,还提升了商品的展示效果。
(三)建设绿色智慧基础设施
绿色智慧基础设施是地铁地下商业智慧化转型的保障。引入节能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和绿色建筑材料之后,地铁公司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商业区域的环保性能。具体来说,第一,地铁地下商业区域应使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空调系统和电梯等 , 并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对这些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调节,确保其运行在最佳状态。例如,根据室内光线强度自动调节照明亮度;根据室内外温差调节空调温度,以达到显著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的效果。
第二,在地铁地下商业区域的建设和装修过程中,应优先使用环保可再生的绿色建筑材料和装饰物,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绿色装饰物除了环保之外,还可以提升商业区域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5],为顾客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第三,地铁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制度,在减少垃圾产生量的同时促进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在商业区域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顾客正确投放垃圾;以及,与专业的回收机构合作,将可回收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
三、结束语
地铁地下商业的智慧化转型升级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采取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购物体验和建设绿色智慧设施等多方面的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地铁地下商业的运营效率、购物体验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智慧化转型升级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地铁运营方、商业管理方、商户以及相关技术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创新。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地铁地下商业的智慧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有望打造出更加便捷、舒适、绿色、智能的地下商业生态系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常利 . 探究地铁地下商业的智慧化转型升级路径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2023(3):55-57.
[2] 王东坡 , 周思齐 . 地铁站与地下商业街连接空间优化提升策略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新街口地铁站为例 [J]. 住宅产业 , 2024(2):46-49.
[3] 罗川淇, 唐琦, 刘玥, 等. 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使用者行为需求及优化策略 -- 以成都东客站为例 [J]. 绿色科技 , 2024, 26(10):237-245.
[4] 金杰 , 罗健齐 . 与地铁站接驳的地下商业空间使用权估价研究 [J]. 中国资产评估 , 2023(6):56-61.
[5] 刘勇, 张媛, 楼泽杨, 等. 考虑既有轨道交通的商业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与分析 [J]. 建筑结构 , 2023, 53(S02):306-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