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融合
苗琳
兰州市第五十六中学
阅读在语文教学环境中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此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学生也能够从阅读中实现心智上的成熟,实现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重视在阅读领域多加思考,积极结合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优秀的文章或者图书,辅助学生在文学的海洋中自由徜徉,从各种作品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学生可以更好的从阅读中汲取养分,获得成长,学生在语文领域也会拥有长足的进步。
1 开展诗歌群文阅读,实现基础知识积累
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在长久的阅读中能够积累更多的知识,这也能够实现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也会具有兴趣。其中,古典诗歌的阅读能够深化学生的文化底蕴,还能丰富知识的积累,是教师需要着重选择的群文阅读类型。
比如,在初中阶段学生会接触到很多“送别”主题的古诗,教师则可以将这些经典的诗歌汇总起来,供给学生阅读,如可以让学生阅读王之涣的《送别》或者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及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学生在阅读了这一系列的诗歌后既能够知晓古人送别的方式以及其中的讲究,并借此机会了解到“折柳赠别”“长亭饯别”等的知识,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累这些特殊词句的表达意义 [1]∘
2 借助小说群文阅读,挖掘学生阅读兴趣
文章的创作在很多情况下都源自实际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所创作的小说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初中阶段的课文多数是经典的小说,且在向人们传递人性中的真、善、美,能够有效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学生在阅读这些小说后内心也会充满动力,能够在其心中形成更多的正能量。而且,小说相较于散文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其中动人的情节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此,教师需要注重开展小说群文阅读。
比如,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积极阅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或者是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这样的短篇小说不会给予学生较大的阅读压力,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切实挖掘学生心中的善意以及对于美的追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小说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丰富现有的类型,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2]。
3 组织散文群文阅读,促进掌握写作手法
散文相较于古代诗歌而言,由于语言更加贴近现代汉语,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会更为容易,但散文本身也缺乏小说所具备的戏剧性,其中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是散文的语言是十分优美的,作者会应该很多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所思所想,这些内容需要学生细细品味。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进行散文群文阅读的时候及时记录优美的文字,经过长期的坚持,学生能得到语言的积累,并撰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
比如,教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的时候,则要帮助学生重点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如作者会写到“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句话当中,作者使用到了修辞手法,整个语句因此变得更加生动,具有更强的可读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将这些内容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同类型的散文时也要关注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如让学生阅读同样出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或者是阅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学生在阅读到大量的散文后,则能更为自然的捕捉到文章中的优美句子,并且能够将相关知识内化吸收,在自行写作的时候也会将这些知识合理运用[3]。
4 组合进行群文阅读,不断丰富文学内涵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同类型群文的阅读后,还要注重做好后续的跟踪工作,这样才能构建完善的核心素养教育环境。这相当于在组织学生参与习题练习的时候,会优先进行专题训练,当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对于各种类目已经逐渐精通后,则可以开启综合性的练习。这样既能巩固学生前期的基础知识,又能够实现学生潜能的挖掘,进而达到更为显著的教育效果。群文阅读教育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适当的突破文体的限制,这样既可以丰富阅读的内容,又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这一群文阅读教育方法的时候应该遵循一定的逻辑性[4]。
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朱自清的《春》的时候,则可以开展主题为“春”的群文阅读活动,进而激励学生阅读李白的《春思》或者是阅读孟浩然的《春晓》等,这些诗歌都描述了作者心中的春景,学生在同时阅读不同文体下的“春”的时候也能够充分了解到不同时代下文人墨客的着笔风格和思想出发点等,这能够给予学生更强的阅读乐趣,学生也能有更为强烈的意愿阅读更多类型的文学作品,学生的文学内涵也会在积累中变得深厚。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中是十分重要的授课方法,同时也是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教学有着不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所以,教师需要思考并掌握群文阅读的实施方法,这样能够更好的推进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在实施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的反馈情况实施动态化的跟踪,这样才能对现有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调整,进而实现阅读教育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胡曰辉 . 群文阅读视域下的初中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策略 [J]. 文科爱好者 ,2025,(04):37-39.
[2] 陈晓东 .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专题教学策略例析 [J]. 语文世界 ,2024,(30):46-47.
[3] 王 晓 婷 . 新 课 标 下 初 中 语 文 群 文 阅 读 的 运 用 探 析 [J]. 华 夏 教师 ,2024,(27):68-70.
[4] 慕丽霞 . 群文阅读视角下的微写作教学策略探析 [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4,25(05):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