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烹饪教学中传统药膳文化与现代养生理念的结合

作者

唐俊松

云南红河技师学院

在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下,社会对厨师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对厨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中职烹饪专业需要优化教学内容,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做出努力。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人们的需求点上,从多个维度对中职烹饪教学进行进一步优化,才能真正为行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并为学生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坚固后盾。

1 优化课程体系,注入新鲜活力

对中职烹饪教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可以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可以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与传统药膳文化、现代养生理念有关的课程内容,将现代营养学与养生烹饪结合在一起,将中医基础知识与药膳文化结合在一起,从而强化学生对药膳文化与现代养生理念的了解,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系统的掌握知识。第二,在教学中可以融合跨学科内容,在中式烹调以及面点等教学课程中,适当增加药膳烹调技巧以及四季养生知识等,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烹调技能的基础上将健康饮食作为烹调的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三,开发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也可以很好的为中职烹调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在传统药膳制作、现代低脂低糖烹调等模块化教学中,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喜好与兴趣自主选择职业方向与学习方法,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教学灵活性与针对性,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添学习活力。

2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学习效果

中职烹调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与巩固知识,但是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达到帮助学生学习与巩固知识的目的,还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中职烹调教学中将传统药膳文化与现代养生理念结合在一起,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以及信息化教学等方法,多角度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其中在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将经典的药膳案例与现代养生食谱结合在一起,如四物汤与藜麦沙拉、八珍糕与低脂膳食等。而项目驱动教学则需要教师设计项目任务,如在“亚健康人群的食疗方案”项目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探究与合作设计等方式创新符合现代健康需求的药膳,在此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还为强化学生学习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当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时,则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帮助学生模拟药膳的烹调过程,并结合在线平台为学生提供《食物功效与食疗全典》《中国食疗大全》《中医药膳食疗方剂应用指南》等学习资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更好地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3 注重实践训练,提升技能水平

在中职烹调专业中开展实践训练需要专业器具支持 [2],特别是在传统药膳文化与现代养生理念结合教学的背景下,专业的烹调器具十分重要,如炖盅、研磨机、低温慢煮机等,只有拥有专业器具才能促使学生切身体会传统药膳与现代烹调的异同点,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此外,通过开展“药膳工坊”活动也可以达到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将“冬季滋补药品”“夏季养生凉茶”等作为活动主题,在活动中通过评价学生制作的成品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季节性养生的认识。当然,还可以通过专业技能竞赛鼓励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在一起创新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 推动科研创新,促进持续发展

传统药膳文化的内在价值不可小觑,现代养生理念是对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也不可忽视 [3],所以在中职烹调教学中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为切实发挥出其长期作用,需要为其建立数据库。通过将药膳配方以及现代养生食谱等资源保存在数据库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库,这样不但有助于实现教学的追本溯源,而且对未来的专业发展十分有利。此外,学校也要积极鼓励师生参与药膳的研发制作中,通过开创“药膳创新”“传统配方的现代改良”等课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一起,在“传统药膳与现代养生论坛”中促进专业交流与经验分享,从而加快传统药膳文化与现代养生理念有效结合的落地,为中职烹调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结束语

传统药膳文化与现代养生理念的有效结合不仅是中职烹调教学的发展目标,也是餐饮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所以为进一步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需要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践训练、推动科研创新等方式,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与中职烹调教学的不断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利娜 , 张春艳 . 药食同源理论在现代养生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食品 ,2025,(02):119-121.

[2] 郑冬春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中职学生中式烹调技术培养 [J]. 天工 ,2018,(07):76.

[3]林妍.《药膳与食疗》课程中关于中国卓越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探析[J].食品界 ,2024,(03):12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