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自制清热解毒中药外敷治疗蜂蜇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

彭丽萍

慈利县中医医院 湖南张家界 427200

蜂蜇伤在临床较为常见,蜂毒的成分复杂 , 含有蜂毒肽、儿茶酚胺、透明质酸酶 ) 等,患者被蜂蜇伤后会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等临床症状,还会伴随头痛头晕、恶心等症状,群蜂多处蜇伤的症状较重,危重症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1-2]。所以如何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以提高其救治效果,降低病死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西医多采取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能清除氧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从而减少心肌损伤[3]。中医认为蜂毒属于风火毒邪 , 风火炽盛证,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祛风止痒 [4]。本院急诊科对蜂蜇伤患者采取自制清热解毒中药外敷治疗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23 年1 月-2025 年1 月期间收治的80 例蜂蜇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0 例):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范围 28\~69 岁,年龄均值为( 45.12±3.08 )岁。对照组(40 例):男27 例,女 13 例,年龄范围 32\~73 岁,年龄均值为( 46.05±3.14 )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纳入标准:(1)患者均诊断为蜂蜇伤;(2)有局部红肿、疼痛等临床症状;(3)知情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1)年龄在14 岁以下;(2)研究药物过敏;(3)循环功能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建立静脉通路, 0.9% 氯化钠 100ml+ 地塞米松10mg 溶液进行静脉滴注 , 同时给予 5% 葡萄糖 250ml+10% 葡萄糖酸钙 20mL 持续静滴,在进行上述药物治疗的同时,积极开展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自制清热解毒中药外敷治疗:用半边莲 + 白酒浸泡后喷在蜂蜇伤部位,具体操作方法为:高度白酒 + 半边莲完全浸泡数日,患者住院后 , 把浸泡后液体药装入小喷瓶中 , 直接喷在蜂蛰伤处 ,2-4 小时喷一次, 直到症状缓解。

1.3 观察指标

症状评分:症状包含肿胀、疼痛,根据无症状、轻度症状、中度症状、重度症状分别计 0 分、1 分、2 分、3 分。中心高度低于 0.5cm 为轻度肿胀;中心高度在 0.5~lcm 为中度肿胀;中心高度大于 1cm 为重度肿胀。疼痛评分用 NRs 量表评估, 1~3 分为轻度疼痛; 4~6 分为中度疼痛; 7~9 分为中度疼痛;10 分为重度疼痛

(2)治疗效果:根据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估,症状评分下降率在75% 以上为显效;症状评分下降率在 30%~75% 为有效;症状评分下降率低于 30% 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 SPSS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1%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肿胀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如表 1所示。

表1 症状评分对比( ,分)

2.2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P<0.05 ,如表 2 所示。

表2 治疗效果对比[n 1% )]

3 讨 论

蜂蜇伤主要和蜂尾的毒刺与蜂体后数节的毒腺相通有关,当蜂蜇人时会导致毒刺中的毒汁注入皮肤,所以患者会出现红肿疼痛等一系列不适症状。胡蜂蜂毒内所含的致敏成分较多,会导致机体出现过敏反应;且胡蜂蜂毒含有溶血毒素等

多种毒素,能对机体直接产生毒性作用,导致局部皮肤发生红肿、疼痛、瘙痒等临床症状;胡蜂蜂毒含有的透明质酸酶会对结缔组织造成损伤,加速机体毒素扩散,严重时会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而威胁生命安全。所以,一旦发现蜂蜇伤就需要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以阻止蜂毒扩散,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中医认为蜂蜇伤属于“蜂叮疮”范畴,蜂虫叮咬肌肤以及先天禀性不足,会导致毒邪进入机体而侵蚀筋脉。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肿胀和疼痛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 P<0.05 ),提示自制清热解毒中药外敷治疗的蜂蜇伤的疗效显著。原因分析:地塞米松的功效为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蜂蛰处炎症与红肿疼痛;减少过敏介质,缓解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降低休克风险;增强心肌收缩、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状态。而半边莲味甘辛、性寒,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可内服,可外用,既可解虫毒还可解蛇毒,是杀菌消炎的良药,临床常用于水肿、痢疾、蛇咬伤、疔疮肿毒、跌打扭伤肿痛等治疗 [5]。半边莲的茎、叶都有杀虫作用,用时水煮或用冷水浸泡过滤的药液喷洒均可起到显著疗效。而白酒外敷在伤口处,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局部淤血消散和吸收,从而缓解肿胀、疼痛等不适。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自制清热解毒中药外敷治疗,能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可以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从而减轻疼痛的作用;还可以发挥祛湿利水、软坚散结等作用,促进肿胀症状的尽快消退,其清热解毒功效能减轻炎症反应,加速伤口愈合。中西医结合能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增强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综上所述,蜂蜇伤患者给予自制清热解毒中药外敷治疗的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局部肿胀和疼痛症状尽快消除,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文豪 , 詹艳青 , 李少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蜂蜇伤研究进展 [J]. 光明中医 ,2024,39(7):1446-1449.

[2] 潘文 , 屈阳 , 米俊 , 等 . 蜂毒清 2 号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重度蜂蜇伤患者心、肝、肾影响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中医急症 ,2019,28(5):837-840.

[3] 刘红玲 . 糖皮质激素联合血液净化治疗蜂蜇伤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 [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33(5):646-648.

[4] 张晓霞 , 吴艳红 , 冯金星 , 等 . 刺络拔罐联合解毒搽剂治疗蜂蜇伤疗效观察 [J]. 中国中医急症 ,2023,32(1):96-99.

[5] 黄玮杰, 王世军, 王志斌, 等. 福建黄氏蛇伤学术流派论治毒蛇咬伤经验 [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38(10):4773-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