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

廖慧林

重庆市奉节职业教育中心  404600

引言: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至关重要。当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存在一定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思维发展与素养提升需求。基于此,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思维为导向,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

1.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1 传统教学模式问题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课堂上,教师单方面讲解课文的字词、语法、段落大意等,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只是逐字逐句翻译,学生机械记忆,无法深入理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与实际生活和职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无用。传统教学模式也较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因材施教,使得学习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学生都难以得到合适的教学引导,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1.2 学生思维与素养培养困境

中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与素养培养面临重重困难。从思维方面来看,学生习惯于接受式学习,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在阅读理解中,难以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只是表面理解字面意思。在写作时,思维僵化,缺乏创意,内容空洞。以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3 版中职语文教材为例,《荷塘月色》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止步于景物描写赏析,而难以体会作者" 颇不宁静" 的深层情感;学习《劝学》时,仅能背诵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的名句,却无法将其与自身学习实践相结合。这种浅层化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思维品质的提升。素养方面,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多方面的培养,但中职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传承意识、审美鉴赏能力等都有待提高。

1.3 教学模式创新的紧迫性

鉴于中职语文教学目前的状况,教学模式创新迫在眉睫。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接触到的信息繁杂多样,如果语文教学仍然墨守成规,就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更加抵触。而且,从职业教育的目标来看,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素养的中职学生是为社会输送合格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2. 基于思维发展与素养提升的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2.1 情境教学激发思维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例如在教授古诗词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诗人创作时的历史背景、生活场景等。这能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代,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以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教师可创设 " 荣国府初体验 " 情境:通过布置古典家具、播放古琴背景音,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黛玉、王熙凤等人物,揣摩"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 的心理状态。在重现 " 黛玉辞谢坐位 " 等经典场景时,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对话中的潜台词,从而深入理解封建贵族家庭的礼仪规范与人物关系网络。在小说教学中,创设角色扮演的情境,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人物,深入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这样的情境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学生在情境中需要积极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情境中的问题,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情境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提高思维能力,还能丰富内心世界。

2.2 小组合作促进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比如在讨论一篇议论文时,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发表自己对论点、论据的看法,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拓宽思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文学作品,小组成员可以分工合作,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然后汇总成果。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在现代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还能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体系,进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3 项目式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项目式学习是提升中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有力手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语文相关的项目,如编写校园剧本、制作语文手抄报等。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进行规划、收集资料、创作内容等。以编写校园剧本为例,学生要先确定主题,然后构思情节,创作人物对话,这需要他们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表达。在制作手抄报时,学生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排版设计,运用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来展示语文的魅力。同时,在解决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3. 创新教学模式实施保障

3.1 教师能力提升

教师能力的提升是创新教学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教师还需要提升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的目标,设计出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例如,要掌握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创新教学方法的设计技巧。教师还应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便更好地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如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等。

3.2 教学资源整合

整合教学资源对于创新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整合教材资源,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拓展,例如在讲授《风景谈》时,可结合《荷花淀》中白洋淀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战争背景下不同地域的风景描写手法,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家国情怀。将同一主题或类型的文章进行整合教学,或者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课外资料,如文学名著的片段、优秀的时文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整合校内校外的教学资源。校内的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在文化活动室开展语文活动。校外资源如博物馆、文化古迹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让学生在实地体验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

3.3 教学评价体系完善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创新教学模式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在基于思维发展与素养提升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评价体系应更加多元化。除了考试成绩外,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如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境教学中的思维活跃度、创新思维表现等。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也应涵盖多个方面,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文化传承意识等。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教师评价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学生自评可以促进自我反思,提高学习自主性;学生互评能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客观地评估教学效果,推动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优化。

结束语:创新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意义重大。通过实施创新策略与保障措施,能有效改善教学现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为中职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语文基础,推动中职语文教学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 韩亚南 . 聚焦思维发展与提升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J]. 学周刊 ,2025,(14):22-24.

[2] 龙国霞. 聚焦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以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策略为例[J].成才 ,2024,(18):147-149.

[3] 崔海洪 . 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研究 [J]. 吉林教育 ,2024,(2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