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探索初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

徐建浓

慈溪市胜山初级中学

摘要:作为初中教育的关键学科,英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还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能,以提升他们的英语核心能力。本文探讨了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旨在提升教学品质,并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核心能力提升;有效策略

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学习成为学生教育的核心部分,为掌握其他语言打下坚实基础。在初中这一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需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推动英语教学活动的改进,实现教学的高效和高质量。

一、创设真实主题情境

新课标背景下,要创新初中英语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围绕单元主题设置梯度性学习活动,这样既能在同一主题情境引领下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探究,又能逐步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教材内容,实现深度学习。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未能创设相应语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导致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逐渐产生陌生感,且缺乏主动思考与深入探究的兴趣。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单元主题创设学习情境,并整合单元内容,在融合性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深度探究主题,这样既能加强主题引领,指导学生深度学习,又能合理拆分主题,创设螺旋式上升的学习环境,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创设交际语境,引导学生使用新旧知识进行表达,在主题情境中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如以 Myholiday 为主题构建交际情境,并使用电子交互白板展示单元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针对“Where did you go? What food did you eat? Did you go out with anyone? How was the weather? How did you feel?”等话题进行交流,将答案连成一篇简单的文本,使学生能简单谈论自己在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这样,教师在新课标指引下整合单元主题 Holidays and vacations,进一步创设更具探究性、教育价值的学习情境,如“A trip to Beijing”中介绍首都的著名风景时,教师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展开话题讨论,并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适当的评价,以加强对本单元基础知识的应用练习,让学生在北京的文化之旅中综合运用新旧知识,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和英语思维的综合发展。

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合理的问题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并推动学生深度学习。教师可以提出与学生认知水平相符的问题,遵循课文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从整体、细节上分析教学内容,对课文内容进行客观评价,循序渐进地增加学习深度,使深度学习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首先,在整体感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略读、快速浏览等方式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和中心思想,对课文内容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在这一环节,问题的提出应能引导学生利用标题、插图、关键词预测课文内容,以此构建框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其次,在细节的学习上,教师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主动寻找课文中的线索,深入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学习,使学生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以“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阅读环节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核心问题上,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 like 的含义,初步掌握课文的关键内容。还可以借助图片和视频介绍教学主题,激活学生思维,增加学生对表达“喜欢”的句式的了解,突出教学主题。随后,设计细节化地深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 tomato、hamburger、broccoli 等单词的具体使用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三、开展教学任务活动

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追求发展学生互动、合作、实践等英语探究技能,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为学生打造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英语课堂环境。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开展任务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协作探究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英语探究技能,具体教学策略如下: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从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板块出发,把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合作意识、探究技能等作为目标,设计课文阅读、口译、口语交际、创作微作文等形式的任务,给学生布置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力展开任务的探索和解决,教师提供一定的辅助和指导。如在英语教学的口语训练环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含有教材口语知识的动画短片,发布任务:“同学们,请大家先了解动画短片的内容,然后根据短片中的对话和角色,组建口语交际小组,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短片对话。”学生立即分组参与任务活动,教师引导各组学生模仿动画短片中角色的对话和语气,同时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口语知识,给自己扮演的角色编创新台词,使对话内容更加丰富。这样通过开展任务活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并体验到与同伴互动、合作探究的乐趣。

四、适量安排课外阅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的重视、支持力度日渐增强,多数中学已经具备开展英语课外阅读的基本条件。为此,英语教师应该积极为初中生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适当安排英文课外阅读活动。比如,教师可以自主采购英语期刊、订阅英文杂志,并组织学生共同观看英语节目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借助电脑、电视等来获得英语阅读资源。此外,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参考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进度等因素,布置恰当的课外阅读作业。教师在对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有基本了解后,可以为学生适当推荐自主阅读的英语读物。初一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约 300 生词量的书籍,如《歌剧院的幽灵》《爱情与金钱》等;初二阶段,教师可以推荐约600 生词量的书籍,如《鲁滨孙漂流记》《爱丽丝梦游仙境》等。教师也可以推荐《中学生英语》《英语周报》《21 世纪报》等报纸类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家庭情况、阅读习惯等自主订阅。阅读英文期刊,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国外的最新动态,了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形势,从而开阔视野,巩固阅读成果。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基于素质教育的理念,积极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真实主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以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开展教学任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探究技能;适量安排课外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参考文献:

[1]黄竞仪.减负增效,以读促知——“双减”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中学生英语》,2024.(45).110-111.

[2]张弘.“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的策略[J].《校园英语》,2024(21).51-53.